禅客居山患不深,五峰幽绝杳难寻。
门前流水朝还暮,堂下闲云古复今。
月色有时依宴坐,秋声随处伴讴吟。
期师便作终焉计,忍负平生物外心。
诗中,“禅客居山患不深”、“门前流水朝还暮”、“月色有时依宴坐”等几句为关键句子。具体分析如下:
禅客居山患不深:此句表明诗人以一个禅宗信徒的身份居住在山中,他并不觉得生活中有任何烦恼或困扰,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生活态度。
门前流水朝还暮:这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自然景象,门前的清澈溪流在日出和日落时呈现出不同的美景,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月色有时依宴坐:诗人利用月光作为陪伴,表达了他在夜晚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秋声随处伴讴吟: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无论是唱歌还是吟诵,都与这个季节紧密相连,反映了诗人对四季更迭感受的细腻捕捉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期师便作终焉计:诗人在此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索,即是否应该为了某种信念或理想而努力到最后一刻。
忍负平生物外心: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生命尊重的情感,即便身处尘世之中,也不愿意辜负这份对万物生长的敬畏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及深沉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