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龙。
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
悠悠今古三千劫,莽莽山川几万重。
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馀响振岩松。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山下的景色,心中有所感触,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咏叹山水的诗歌。“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龙”,意思是说自己已经飘飘然身在妙高峰上了,山下雷鸣电闪,白龙腾空。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意思是说已经感觉到了仙境中的清风,它吹走了世俗尘垢,净化了心灵。“悠悠今古三千劫”的意思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过去了多少年,“莽莽山川几万重”的意思是茫茫的群山连绵不断,重重的河流纵横交错。“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馀响振岩松”。意思是说在山顶上我放声长啸,为的是让余音久久地回荡着,使岩石上的松树也为之颤动。

【答案】

译文:我身在妙高峰上,脚下是滚滚的雷霆和腾空的白龙。我已感觉到了仙境中的清风,它吹走了世俗尘垢,净化了心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过去了多少年,茫茫的群山连绵不断,重重的河流纵横交错。我在山顶上我放声长啸,为的是让余音久久地回荡着,使岩石上的松树也为之颤动。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瑰丽壮观的画面。诗人身处绝顶之上,面对的是翻腾起伏的云海和蜿蜒流淌的大江大河。他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力,体会到了宇宙的无穷。同时,他也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但这种渺小并没有让他感到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强烈的创作热情。因此,他在诗中写道:“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已觉”一词,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变化,也反映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诗人站在绝顶上,俯视大地,感受着自然的伟大。他看到的是一片混沌初开的景象——天与地、山与河浑然一体,一切都处于原始状态之中。在这里,诗人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装饰他的诗句,而是直接将他所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壮美展现出来。这种写法,既朴素又自然,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悠悠今古三千劫,莽莽山川几万重。”这两句诗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视野,使他的感悟更加深刻。他站在绝顶之上,放眼望去,只见连绵不断的山脉和浩渺无际的江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自己却像一颗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他感慨不已,却又无能为力。“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馀响振岩松。”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站在绝顶上,放声长啸,声音穿透云层,传遍四方。他知道,自己的啸声一定会给山林中的松树留下回响。这个细节描写,既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大自然永久地保存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