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归堂上忆春山,点笔题诗傍石栏。
老子如今已陈迹,故人谁与共追欢。
青灯客舍一杯酒,细雨江城二月寒。
多谢相过同太息,百年身世梦中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赋归堂上忆春山,点笔题诗傍石栏。
  • 赋归堂上:指回到自己的家中,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今属湖北)后的生活状态。
  • 忆春山:回忆春天时的景象,春天山色美好,让人心生向往和怀念。
  • 点笔题诗傍石栏:在石头栏杆上用笔写下诗句。这个动作表明了作者想要通过书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 老子如今已陈迹,故人谁与共追欢?
  • 老子如今已陈迹:以老子自比,表示自己已经变成了过去的事情,成为了历史的痕迹。
  • 陈迹:陈旧的事物,比喻过去的事迹或旧时光。
  • 故人谁与共追欢:询问谁是能够和自己一起享受欢乐的人。这里的“故人”可能指的是旧友或者曾经亲近的人。
  1. 青灯客舍一杯酒,细雨江城二月寒。
  • 青灯:青色的灯笼,这里用来象征夜晚的孤独和清冷。
  • 客舍:旅馆、客栈。
  • 一杯酒:简单的生活需求,可能是作者在异乡的孤独生活中的一种安慰。
  • 细雨江城二月寒:描述了一个寒冷的二月的夜晚,细雨纷飞的场景,强调了天气的寒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1. 多谢相过同太息,百年身世梦中看。
  • 多谢相过:表示感谢对方的到来和陪伴。
  • 太息:叹息,表示深深的感慨或者哀伤。
  • 百年身世梦中看:意味着自己的一生如同做梦一样短暂和虚幻,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色的回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其中,“青灯客舍一杯酒”一句,通过描写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视。而“多谢相过同太息,百年身世梦中看”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于人生无常的领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意味,是苏轼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