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回和气作春温,香袅祥云映酒尊。
盛事同官皆有母,可人今岁喜生孙。
一杯首奉吾亲寿,百拜心知造物恩。
看取朱颜长不老,年年宾客醉盈门。
【注释】
母氏:母亲。朝会:朝廷的集会。同官:同事,指官员们。和气:温和的气氛。《左传》“和气致祥”。春温:春天温暖。袅(niǎo):形容香烟缭绕。祥云:《汉书·礼乐志》:“天降神来,若风过之。”祥云即祥瑞之气,《说文》“云”下出《尚书》,云为吉祥之物。酒尊:古代盛酒的器具。盛事:重大的事情。有母:有母亲的人。可人:可爱、使人高兴。今岁:这年。喜生孙:喜欢有孙子。首奉:初次献上。吾亲寿:对父母长寿的祝福。百拜:一百次礼拜,表示尊敬或感激。造物恩:大自然的恩赐。朱颜:红润的面色,喻指健康长寿的容颜。看取:希望看到。长不老:永远不老。年年:一年又一年。宾客:来宾。醉盈门:家家户户都是酒席满座,欢乐非常。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朝会,后四句赞颂主人,并祈祝其长寿。语言典雅,意蕴深远。
“母氏生朝会同官”,开笔先点出主题,即“朝会”。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春秋时鲁文公的母亲齐姜,在丈夫去参加朝会的时候,亲自为他驾车,并对他说:“朝则不乐,则食不甘。今食必尽欢,功亦必尽欢,子姑待乎!”文公果然没有在朝会上与大夫发生矛盾,而回国之后也事事顺心,国泰民安。因此,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朝会是重要的,而且要认真对待朝会,这样对国家、家庭都会有好处。
“乐回和气作春温,香袅祥云映酒尊”两句,描写了朝会的盛况。“乐回”二字,说明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非常高兴、欢快。“和气”二字,既表现了宴会的气氛,也暗示着宴会的意义。“春温”二字,不仅点出了宴会的时间,也暗示了宴会的意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香袅”二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中飘散出来的香味,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香气弥漫的仙境之中。“祥云”二字,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气氛,使人感到这是一个吉祥如意的宴会。“映酒尊”三字,则将整个宴会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盛事同官皆有母,可人今岁喜生孙。”两句,继续描绘宴会的场景。“同官”二字,既指朝会中的官员们,也指他们的母亲们。因为朝会是一个盛大的事件,所以朝会中的官员们都有母亲。“可人”二字,既指宴会中的嘉宾,也指他们的母亲们。因为宴会是一个美好的事件,所以宴会中的嘉宾们都喜欢有孙子,也就是说他们的母亲们都有了孙子。这两句,既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整个宴会的进一步烘托。
“一杯首奉吾亲寿,百拜心知造物恩”两句,则是对宴会意义的进一步揭示。“一杯首奉”三字,既指宴会开始时的敬酒仪式,也指敬酒者对父母的祝福。“百拜”二字,既指敬酒者的礼节,也指他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造物恩”三字,既指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也指他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的感恩之情。这两句,是对整首诗的主题的进一步升华。
“看取朱颜长不老,年年宾客醉盈门”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看取”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朱颜”二字,既指美丽的容颜,也指青春的活力。“长不老”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特点。而“看取”和“长不老”这两个词的巧妙搭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年年”二字,既指每年都有宴会,也指每年都有美好的时光。而“宾客”二字,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时光都来自于人们的参与和支持。最后一句,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它不仅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的主题的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