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罢南坡稿,星华接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忧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扆待忠诚。

【注释】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送别张尚书,去建宁(今属福建)当官。南坡:指汉末曹操的丞相府,在河南中牟县。后以“南坡”代称曹魏朝廷。星华:指星夜之光。接履声:指张尚书即将离任赴建宁的消息传来时,人们听到他登车的声音。艰难:处境困难。钩党:汉桓帝时,窦武、袁氏与宦官势力相攻,被称为“钩党”。事见《后汉书·窦武传》。曾:曾经。恃重:倚仗权势。钩党:即“倚党”,倚仗权门,结党营私。《后汉书》载,当时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等共谋诛宦官,被中常侍曹节等所杀。事败后,窦武、袁术等人皆被下狱处死,称为“钩党”。赖持平:靠公正无私。仲甫:指张尚书。全衮:《三国志·蜀书·费祎传》注引《汉晋春秋》:诸葛亮曾为蒋琬立荐,谓其“才堪负重,忠勤于国;……如国家不虞,亮可以当之。”全:全备。元戎:主帅或主将。本兵:本职之兵。麟阁:指麒麟阁功臣画像,东汉末年画赞表彰名臣的壁画,用以标榜功德。麟阁:用麒麟作装饰的殿堂。贵:尊贵。犬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威重:威风显赫。圣主:圣明的君主。忧遐远:忧虑遥远的地方。朝端:朝廷之上。老成:有经验、有智慧的长者。迩臣:近臣。宣惠化:宣扬教化。七岭:七岭山脉,在今江西西北部一带。动欢情:使人们欢喜感动。风俗移刀剑:风俗改变刀剑的锋芒。田闾:指田野乡村。遂凿耕:于是开垦土地耕作。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茶。试茶,品味茶味。凤潭清:比喻砚台水澄澈清澈。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秋天里长江边沙岸渺茫无际,晴朗天气里战鼓阵阵响起来。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秋天里随着传递军政文书的驿车,飘荡着稻米香味;桂花影子伴随着神仙般的路程。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美玉不能隐藏起来,金子装满了箱子也不足以说明它的富足。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宽厚温和没有白发,谦恭有礼又有好名声。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晋升到唐朝三代,掌握朝廷枢要,成为汉朝的三公九卿。鼎司:大权所在之处。虚正席:指空出来的位置。丹扆:天子坐位前面的屏风,丹是红色,扆是屏风的意思。待忠诚:等待忠贞正直的臣子。

【赏析】

诗题一作《送张尚书出镇》,是一首饯行诗,送的是张尚书出守建宁之事,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冬。张尚书,即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季良,一字子安,河北新城(今河北赤城县)人。他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外交家,有”文宗”之称。此诗就是为他出守建宁而写的赠别之作。

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原因:“焚罢南坡稿,星华接履声。”这是说,因为皇帝下令焚烧南郊祭祀用的祭文《南巡赦文》和《南郊赦命》等文牍,所以张尚书就要出发了。这里,诗人巧妙地把“烧掉文牍”这一重大事件,与张尚书即将离京的情节联系在一起,从而烘托出了饯别气氛。次联承上启下:“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张尚书之所以被任用,是因为他在艰难时期曾经受到倚重;而张尚书能主持正义,是由于他能坚持中立的原则。诗人通过这两联,既歌颂了张尚书的高尚品格,又表现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第三联紧承第二句而来:“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意思是说,张尚书这次出任建宁郡太守,是因为他的才能足以胜任这个职务,皇帝信任他主持地方政务的缘故。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刘备为了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曾派鲁肃去东吴说服孙权投降。孙权对鲁肃说:“卿欲使人听吾谈,当任卿以方州全权,但佳耳!”意思是说:“你如果希望人们听从你的劝说,就应当让我掌管一个州的全部权力吧!”这里的“方州全权”就是指地方上的全部权力。后来,这个典故就被用来比喻做地方官的资格和条件。这里诗人借用这个故事,来赞美张尚书担任建宁郡太守的资格和条件。第四联紧承第三句而来:“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意思是说张尚书将要出任建宁郡太守,因为他的仪表堂堂,像麒麟阁中的贤臣一样高贵;而且他的威风凛凛,能使远方的民族都感到震惊。这里诗人又一次使用了典故。《旧唐书.房玄龄传》:“玄龄雅有姿望,少以神算知名,尝预宴语曰:‘诸君知玄龄为人否?’帝曰:‘玄龄似诸葛武侯。’”意思是说:“你们知道我玄龄是什么样的吗?我就像诸葛孔明一样,很有声望。”后来就用“诸葛”来比喻人的声誉很高、威望很大。这里诗人借用了这个典故,来称赞张尚书的崇高地位和威望。第五联紧承第四句而来:“圣主忧遐远,朝端择老成。”意思是说圣明的君主忧虑偏远地区的人难以得到治理,所以朝廷上选拔德高望重的大臣去任职。这里诗人用了两个典故。《左传》哀公元年(前494):“楚子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意思是说楚王说:“我和晋国来往很多,我只看重利益。”《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武帝问汲黯曰:‘江南可豫行不?’黯对曰:‘甚矣!陛下不好书,恶文采,好武;非故乃召亨来。’‘江南可遗行者,必以长戟自卫,多屯聚兵器,甚困乏也。”意思是说武帝问汲黯:“江南地区能不能派人去巡视?”汲黯回答:“确实很糟糕啊陛下您不喜欢读书,讨厌华丽的辞藻,喜欢武勇;不是特意地召亨来就是要他到江南去视察。”“江南可遗行者”就是指江南地区。这两个典故都是用来比喻偏僻地区需要人才。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明皇帝对张尚书的任命是出于对偏远地区人民的关怀。第六联紧承第五句而来:“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意思是说皇帝身边的近臣们传播教化,七岭山区的人们非常高兴和感激。这里诗人再次用了两个典故。《旧唐书·陆象先传》:“象先在高宗世,屡陈便宜,言事多允会意旨,由是恩遇特异,每侍宴赋诗颂美。”意思是说陆象先在高宗的时候,屡次向皇帝提出一些建议,这些话大都符合皇帝的意图。因此,陆象先得到了特别的优宠礼遇,每次陪皇帝一起吃饭赋诗时,皇帝总是赞扬他的美德。后来就用“七岭动欢情”来比喻皇帝周围的气氛非常愉快。这两句诗人也是用来赞扬皇帝的仁爱之心和他对边疆地区的关心。第七联紧承第六句而来:“风俗移刀剑,田庐遂凿耕。”意思是说风俗的改变会使刀剑变得无用了;田园间的农民开始从事耕种活动。这里诗人又用了两个典故。《汉书·食货志》:“民亦劳于缮饰,以避寇贼……是以奸伪萌生,而上下相冒,至于巧伪诈虞。”意思是说老百姓也因为过分讲究修饰打扮而疲于奔命,以至于产生了奸诈欺诈之风。后来就用“刀剑遂凿耕”来形容人民从战争的硝烟中解脱出来,重新从事生产劳动的情况。这两句诗人也是用来说明张尚书上任后能够使边远地方的百姓安居乐业,不再过苦日子了。第八联紧赖第七句而来:“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意思是说品尝龙井茶的茶味很清甜,打开砚台看到砚水的清澈透明也很动人。这里诗人又用了两个典故。《舆地广记》引刘伯刍《小龙井序》:“杭州天目山有龙井一泉,井水甘冽。”后来就用“龙井碧”来形容茶色碧绿、味道清醇。同时,“凤潭清”也是用典,《太平御览》引郭璞《广州记》:“广州西有石洞水,深不可测,水旁有一潭,名曰凤潭。”后来就用“凤潭清”来形容砚水清澈透明。这两句诗人是用来赞美龙井茶和砚水的优美品质。第九联紧承第八句而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