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高莫比,身到胜传闻。
日动洞庭水,风开衡岳云。
老僧冬离寺,群狖夜归坟。
后洞连方广,山头路即分。
【解析】
“祝融峰”,是衡山的主峰,高1290米。“日动洞庭水,风开衡岳云。”意思是说:太阳在祝融峰上移动的时候,洞庭湖的水也为之动荡;风从衡山吹来时,衡山的云雾也随之飘散开来。这是写登临祝融峰所看到的景色,突出其雄伟壮观。
【答案】
译文:
祝融的高耸直入云端,身到那里就能听到胜地的传说(相传古有神人祝融氏葬于此)。
太阳刚从祝融峰上升时,洞庭湖水也为之动荡;风从衡山吹来时,衡山的云雾也随之飘散开来。
老僧冬季离开寺中来到衡山,群猴夜晚回到坟墓旁栖息。
后洞与天台山相连,山头的路径便分岔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登上衡山祝融峰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感受。诗的前四句是登顶所见的景物,后八句则是游历后的感慨。
第一联以“日动”与“洞庭水”相照应,写出了日出时分,洞庭湖波涛激荡的景象;“风开”与“衡岳云”相呼应,描绘出了风起时分,衡山的云气弥漫开来的气势。这两句诗既写了自然景观,也抒发了作者豪情壮志。
第二联以“冬离寺”“夜归坟”两幅画面为线索,表达了老僧在寒冷的冬季离开寺庙、在寂静的夜晚回到坟墓的情境。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老僧超脱物外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联通过“后洞”“方广”等词汇,点明了诗人游览的路线。而“后洞”一词,更是直接点明了祝融峰的位置,为全诗画龙点睛。
第四联“后洞连方广,山头路即分”一句,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游历过程的概括。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游历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