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
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诗句释义
1 山山明月路:描述的是月光照亮的山路,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下行走的情景。
- 何处认梅花:询问在这样明亮的月光下,哪里可以找到梅花的影子。
- 石色冷如水:形容石头的颜色像冷水一样冷清,给人一种幽静和冷清的感觉。
- 溪流白似沙:描绘溪流像沙子一样洁白,流动时泛起白色泡沫。
- 清吟幽客梦:指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诗作画,沉醉于自己的意境中,仿佛进入了梦乡。
- 华发故人家:表示诗人已经年迈,头发花白,可能意味着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家人的思念。
- 相见即归去:表示诗人与旧友相见之后,便要告别。这里可能含有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或对未知未来的忧虑。
- 已应河汉斜:这里的“河汉”指的是银河,暗示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诗人可能感叹自己已到了应该离开的时候。
译文
在月光照耀下的山路,我无法辨认出梅花的影子。
石头的颜色冰冷如水,溪流的水波泛着白色的泡沫。
清雅的歌声使我陷入深深的梦中,满头白发的故乡人。
相见后便即刻离去,恐怕银河已经开始倾斜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首句“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通过对比“山山明月”和“梅花”,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迷茫的氛围。第二句“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运用生动的比喻,增强了画面感和立体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表达了自己在美好环境中的陶醉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末尾两句“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以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体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