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狂愚献直言,圣明宽大度如天。
十封应诏皆焚稿,一片忧时只似弦。
数象逢丁阳九厄,元龟为鉴后千年。
今朝有旨从天下,不到长沙到席前。

【注释】

  1. 诏许出狱呈京尹节斋赵公:诏令准许你从监狱里出来,把奏折呈送给京城的尹节斋赵公。
  2. 臣子:臣民。
  3. 狂愚:狂妄愚昧。
  4. 直言:直率的言谈。
  5. 圣明:英明。
  6. 度:度量,比喻胸怀。
  7. 十封:十次。
  8. 焚稿:烧掉草稿。
  9. 一片:一片心。
  10. 弦:乐器。
  11. 数象逢丁阳九厄:像古代传说中,数字与五行相配属“丁”和“火”,而“丁”又为阳数,所以称为“阳九厄”。
  12. 元龟:古代传说中的神龟,能预知未来。
  13. 后千年:指后世。
  14. 今朝:今天。
  15. 旨:命令,皇帝的旨意。
  16. 有旨:有命令。
  17. 天下:全国。
  18. 长沙:地名,在今湖南。
  19. 席前:座前。
    【赏析】
    此诗是诗人被冤入狱后,获准出狱,呈送京尹节斋赵公的奏疏,表现了诗人忠诚于国、敢于直言的崇高品质。全诗语言平易,但感情深厚,意境高远。
    第一句“诏许出狱呈京函节斋赵公”,写诗人因上疏得罪而被投入监牢后,皇上下诏释放,并命其将奏疏呈给京城尹节斋赵公。
    第二句“臣子狂愚献直言”,写诗人被冤入狱,心情极为苦闷。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要上书皇帝,向皇帝进言,以期洗雪自己的冤屈。
    第三句“圣明宽大度如天”,写诗人对朝廷圣明开明的政治制度充满自信和期待,相信自己会像天上的日月一样,得到圣明的宽恕,重见天日。
    第四句“十封应诏皆焚稿,一片忧时只似弦”,写诗人多次上书皇帝都被驳回,心中无比焦虑。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决心继续上书皇帝,直到最后成功。
    第五句“数象逢丁阳九厄,元龟为鉴后千年”,写诗人认为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他自己正是这样的人,他相信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能够为国家带来光明的未来。
    第六句“今朝有旨从天下,不到长沙到席前”,写诗人终于等到了皇帝的命令,从全国各地抽调人员来长沙听候处理。但诗人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耻辱和屈辱。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被赦免了,但仍然不能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只能在长沙等待进一步的处理。而这种处理的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忠诚于国、敢于直言的品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以及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