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
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注】: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
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逐句解释:
从驾东幸呈诸公
从驾:跟随皇帝出行。东幸:指随皇帝到洛阳去。
吴公台:指东汉末年吴国君主孙皓的行宫,位于今湖北荆州附近。
旧京城:指的是吴国旧都建业(今南京)。
曾掩衡门过十春:曾经隐居在衡门之下生活了十年。
掩衡门:《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者,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少子,伯夷曰:‘父命不可违。’遂饿而死。他日,其兄又欲立少子,乃立之,伯夷曰:‘吾父母欲立我,我非敢拜。’饿死于首阳山。”
过十春:隐居了十年。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离别之后不知道新的情况和景象,收到书信只是向老朋友询问。
宦游京口无高兴:宦游:在外地做官。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
无高兴:没有快乐。
习隐钟山限俗尘:隐居在钟山之中,远离了世俗的尘嚣。
华表鹤:传说中栖息在华表上的仙鹤。
今为华表鹤: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只栖息在华表上的仙鹤。
况陪鹓鹭免迷津:何况现在还有鹓鹭等官员陪伴,可以免于迷失道路。
鹓鹭:古代传说中的鸾鸟和鹭鸶,都是高贵的禽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联,每联均由五个字组成,整首诗押平声韵。诗中表达了作者在离开故土、远赴洛阳时,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仕途生涯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