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注释】

正怜:非常可怜。东道:指饶州,在今江西波阳附近。南冠:囚服,指被贬的官员。皖伯台:在今安徽潜山西北。别宴:送别宴会。乔公亭:在今江西德兴县西南,相传晋陶侃镇豫章时所建。征兵:指征兵。百郡:指江西一带。青衫:指官服。憔悴:形容人瘦弱的样子,也形容悲伤的样子。泪交流:眼泪像雨下一般流个不停。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诗人罢官为江州司马时作的。诗人因谏迎佛骨得罪皇帝,贬到江州当一名小官;又因得罪权臣而再遭排挤,又被贬到九江当一名小官。在这两次贬谪中,诗人都曾路过江西境内。这首诗是第二次贬谪途经浔阳(今江西星子县)时所作,当时诗人正在浔阳江边与友人话别。

“移饶州”三句说,我非常怜爱东道上贤明的长官,没想到有幸脱身而出,免遭楚囚之苦。“东道”,指饶州所在地江西波阳。“何幸”,即多么幸运。这两句写诗人对这次贬谪的庆幸,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皖伯台前”两句,写饯别宴会的情景。皖伯台,在今安徽潜山西北,是陶侃当年镇豫章时所建的一座高台。“收别宴”,指饯别宴会。“乔公亭下”,指饯别宴会地点。“舣行舟”,停船等候朋友登船。这四句写送别宴会上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宽慰心情。最后二句写诗人在鄱阳湖上远行时的感慨。“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意思是说,我在京城已经四年了,现在要回到地方上去了,可是朝廷却还在用兵,老百姓也不得安宁。“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意思是说,我还要继续往西走,到鄱阳湖上去,一路上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的情形,我的心里十分难过。这两句写诗人离开京城后一路的行程和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