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庭有菊花尊有酒,若方陶令愧前贤。

我们需要逐句翻译这首诗。

  1.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 登高:登上高处,表达作者对于高处景色的喜爱和欣赏。
  • 节物:节日或时节的景物,指秋天特有的风景。
  • 堪怜:值得同情,表示作者对这个时节美景的感慨之情。
  • 小岭:小山岭。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对槛前:面对栏杆前的景色。
  • 轻吹断时云缥缈:轻风吹过,使云彩变得飘渺不定。
  • 夕阳明处水澄鲜:夕阳下的水面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1.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 江城:泛指江河之滨的城市,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城市。
  • 秋早:秋天来得早。
  • 催寒事:催促寒冷的事情到来。
  • 望苑:古代帝王的园林,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城市的皇家园林。
  • 朝稀:早晨稀少。
  • 足晏眠:足够让人晚睡。
  1. 庭有菊花尊有酒,若方陶令愧前贤。
  • 庭有菊花:庭院里有盛开的菊花。
  • 尊有酒:酒杯中有美酒。
  • 若方陶令愧前贤:如果像我陶渊明一样(以隐居田园自居)感到惭愧。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当官而辞官归隐田园。这里的“方”指的是“像”。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高处景色的欣赏;“小岭疏林对槛前”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最后两句“庭有菊花尊有酒,若方陶令愧前贤”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代繁华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