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黄发老三公,固位依违善取容。
真是乡原为德贼,如何至德比中庸。

注释:

六朝时期,许多高官都以黄发之龄而自居,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总是采取依违的态度来善取容。

这些人真是乡原的化身,他们为了私利而放弃道德底线,真是德贼啊!

至德之人却能保持中庸之道,他们的品德比乡原还要高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六朝时期黄发老三公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固位依违、善取容的行为。诗中的“乡原”是指那些为了私利而放弃道德底线的人,他们的行为与真正的道德之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评和谴责。

诗人也通过对比至德之人与乡原,赞扬了至德之人能够保持中庸之道的高尚品德。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做到既不偏激也不过分,保持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诗人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中庸之道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