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了清暇,空斋长闭门。
冥冥晚雨润,唶唶时禽喧。
悠悠白云度,沉沉绿阴繁。
枯桐觅古意,石鼎烹山泉。
清吟振岩木,乱以离骚篇。
此道无不在,但觉山林尊。
意根渐无有,世累何时捐。
即事良可娱,一笑俱忘言。

这首诗是王维在五月初一日煮茶时所作的一首即兴小诗。以下是对每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1. 读书了清暇,空斋长闭门。释义与译文:在空闲的时间里,我读书消磨时光,将门窗关闭,静享片刻的宁静。
  • 注释: “清暇”表示时间充裕而空闲;”闭门”则是指关起门来读书或做其他事情。
  1. 冥冥晚雨润,唶唶时禽喧。释义与译文:傍晚时分,细雨淅沥地滋润着大地,时而有鸟儿的叫声传来。
  • 注释: “冥冥”形容雨势不大但持续不断的样子;”唶唶”模仿鸟叫的声音。
  1. 悠悠白云度,沉沉绿阴繁。释义与译文:天空中飘过的白云悠然自得,茂密的树叶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 注释: “悠悠”描绘云彩的轻盈飘逸;”沉沉”指树木浓密且深重。
  1. 枯桐觅古意,石鼎烹山泉。释义与译文:在枯木上寻找古人留下的意境,用石头制成的鼎来烹煮山中的泉水。
  • 注释: “枯桐”指的是枯死的木头;”古意”是指古代文人墨客遗留下来的思想或意境。
  1. 清吟振岩木,乱以离骚篇。释义与译文:清幽地吟唱,声音在岩石之间回荡,将《离骚》的篇章杂乱地朗诵出来。
  • 注释: “清吟”指的是吟诵时的声调清澈悦耳;”振”是振动的意思;”离骚”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这里用来比喻吟诵的内容。
  1. 此道无不在,但觉山林尊。释义与译文:这个道理处处都有体现,但我感觉到山林间的尊贵。
  • 注释: “此道”指的是这里的自然之道或者生活的道理;”无不在”强调了无处不在;”山林尊”表达了对于自然之境的崇敬之情。
  1. 意根渐无有,世累何时捐。释义与译文:内心的欲望渐渐消失,世俗的烦恼何时才能摆脱。
  • 注释: “意根”指的是人的欲望之心;”世累”指的是世间的烦恼和牵绊;”捐”是去除的意思。
  1. 即事良可娱,一笑俱忘言。释义与译文:眼前的事情很值得开心,一乐便忘却了一切言语。
  • 注释: “即事”指的是眼前的事物或情景;”娱”是快乐的意思;”笑”指笑声;”忘言”是指忘却了所有的话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诗中通过对比“读书”与“闭门”,“雨润”与“鸟喧”,“白云”与“绿阴”,“古意”与“离骚”等元素,构建出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画面。同时,诗人通过表达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传递了超脱尘世纷扰,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