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参上乘,成种芸自薰。
茫茫世界中,变幻如浮云。
岂知无尽法,真修不在闻。
我犹未免俗,志一谁能分。

【注释】

修禊:古代风俗,在水滨聚会宴饮后,人们用花瓣洒于水面,以祭神消灾。仲退:指作者的朋友张仲谦。小斋:简陋的居所。暖雨初歇:春雨刚停。忽闻异香:突然间闻到香气。于是花事已罢:春天的花已经结束。春在尘土意:春天的气息还在泥土上。草木畅茂:花草茂盛。有自然之香:有自然的香气。卒莫诘其所从来:最终不知道香气从哪里来。明日:第二天。仲退:作者的朋友张仲谦。心清闻妙香为韵作五诗奉次一噱:心中清净,听到了好香。作五诗:写了五首诗。奉次一噱:跟随张仲谦学习。一噱:一笑之间,这里指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张仲谦在春日的一次聚会后,张仲谦作了五首诗,诗人又写诗作答。诗人在《和张仲谦》中说:“异时参上乘,成种芸自薰。”意思是,等到将来有机会了,就到山林中去修行修炼;而此时则先要安心做好眼前的事。此诗即是对朋友的劝勉。

“异时参上乘,成种芸自薰”,这二句是说等将来机会到了,就去修行;现在则安心地做好眼前的事。“异时”指将来的时候,“成种芸自薰”是说种下薰衣草自己也能散发出香气。薰衣草又称紫苏,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我国南方也有栽培。薰衣草不仅香气宜人,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

“茫洋世界中,变幻如浮云”,“茫洋”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用广阔的大海比喻人的心胸。这两句的意思是茫茫的世界上,变化多端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说明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

“岂知无尽法,真修不在闻”,“无尽法”是佛教用语,意即佛法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不可穷尽。这两句是说谁能知道佛法无边无际啊!真正的修道并不是靠听讲或闻香来修得道的。这两句是说真正的道是无法通过听讲或闻香来修得的,只有靠自己去悟道才行。

“我犹未免俗,志一谁能分”,“未免俗”意为不能摆脱世俗的困扰。这两句是说我还是摆脱不了世俗的困扰呀!“志一”意为立志要做一件事,“谁能分”意为谁能够把它分成两部分呢?这两句是说即使是立志要做一件事,也是很难做到的。

全诗表现了一种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他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