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露重铜铺湿,深闺蜡尽纱笼碧。嗷嗷四壁候虫鸣,促人早织声不停。
君不见宫中自置机与络,尽君有丝难得著。
这首诗的原文是:
闻促织有感
苔花露重铜铺湿,深闺蜡尽纱笼碧。嗷嗷四壁候虫鸣,促人早织声不停。
君不见宫中自置机与络,尽君有丝难得著。
译文如下:
听蝉鸣,我想起了那被露水打湿的苔花,它静静地躺在铜质的地面上,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深闺之中,蜡烛已经燃尽,纱笼被点燃后染成了翡翠般的碧绿色,四周都是等待虫子鸣叫的声音,这声音让人感到一种紧迫和不安。我不禁想起,那些在宫中自置织机的宫女们,她们拥有丝线却无法织成衣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织成的丝绸,被他人轻易地得到。
关键词注释:
- 苔花:指苔藓上的小花。
- 露重:指露水浓重。
- 铜铺湿:意思是苔花像被铜质的地面给浸泡了一样,显得湿润。
- 深闺:指女子的内室。
- 蜡尽:指蜡烛燃烧完。
- 纱笼碧:形容纱笼的颜色是绿色的。
- 嗷嗷四壁:形容四周的环境寂静无声。
- 促人早织声不停:意思是因为要早些织布,所以不停地纺织。
- 君不见:意为你不要见。
- 宫中自置机与络:指的是宫廷中的人自己置办了织机和罗网。
- 丝难得著:意指这些宫女虽然有着丝线,但却没有机会去织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宫中女子的处境,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诗中用苔花、露珠等自然景物来衬托宫女们的处境,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诗中的“嗷嗷四壁”和“促人早织声不停”也描绘出一幅宫廷中紧张忙碌的画面,使得整个故事的氛围更加生动。此外,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出疑问“君不见”,引导读者思考,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