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出去雪边行,屋下吹来屋上平。
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来片片又何轻。
檐间日暖重为雨,林下风吹再落晴。
表里江山应更好,溪山已复不胜清。
戊午年,作者在山间对雪,写下了这首咏雪的诗。
第一联:
- 雪中出去雪边行(“雪中”指的是雪景,“雪边行”是指行走在雪地上)
- 屋下吹来屋上平(“屋下吹来”是形容风从屋内吹出的景象,“屋上平”则是形容雪花像被风吹拂后落在屋瓦上的样子)
第二联:
- 积得重重那许重(“积得重重”是形容积雪厚重,“那许重”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表示积雪堆积的非常厚,重量很大)
- 飞来片片又何轻(“片片”是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又何轻”则是反问,意思是雪花虽然轻飘飘地飞落下来,但却有重量)
第三联:
- 檐间日暖重为雨(“檐间日暖”指的是阳光透过屋檐照射到地面,“重为雨”则是形容阳光和雨水同时出现的景象)
- 林下风吹再落晴(“林下风”指的是风吹过树林,“再落晴”则是形容树叶在风中摇曳,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第四联:
- 表里江山应更好(“表里江山”指的是外面的山河与里面的江山,“应更好”则是对未来的期待,意味着外面的山川景色应该更加美丽)
- 溪山已复不胜清(“溪山”指的是小溪和山峦,“不胜清”则是形容溪山已经如此清新,以至于无法再保持其原有的清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赏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雪的轻盈、屋下的风和屋上的雪、阳光与雨水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卷。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屋下吹来屋上平”,既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又寓意着人生的变化无常;而“表里江山应更好”、“溪山已复不胜清”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