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喜破窗明有月,不嫌坏壁暗无灯。
解衣就枕方成寐,渡涧穿林忽梦僧。
一榻寒云身卧水,半宵急雨竹敲冰。
鸡鸣未晓鞭驴去,回顾烟岚叠万层。
【诗句释义】
- 且喜破窗明有月,不嫌坏壁暗无灯。
“且喜”:庆幸,喜悦。“破窗”,即破旧的窗户。“有月”:即有月亮。“不嫌”:不介意,不嫌弃。“坏壁”:破损的墙壁。“暗无灯”,即没有灯光。
- 解衣就枕方成寐,渡涧穿林忽梦僧。
“解衣就枕”:脱下衣服上床睡觉。“方成寐”:才睡着。“渡涧”:渡过山间的河流。“忽梦僧”,忽然梦见和尚。
- 一榻寒云身卧水,半宵急雨竹敲冰。
“一榻”:一张床铺。“寒云”:形容云气寒冷如霜。“身卧水”,指身体浸泡在水面上。“半宵急雨”:整个晚上都在下雨。“竹敲冰”,指竹子被风雨敲打的声音。
- 鸡鸣未晓鞭驴去,回顾烟岚叠万层。
“鸡鸣未晓”:天还没亮。“鞭驴去”,赶着毛驴去干活。“回顾”:回头看。“烟岚”:雾气和山峦,形容景色美丽但难以捉摸。
【译文】
我很高兴破旧的窗户透出月光,也不嫌弃墙壁损坏没有灯光。
解开衣服躺在床上才能入睡,经过山涧穿过树林忽然梦见了僧人。
躺在冰冷的床上,仿佛置身水中;整个夜晚都在下大雨,风吹动竹子发出叮咚声响。
天刚蒙蒙亮,我就赶着毛驴去工作,回头望去只见烟雾缭绕山峰叠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中宿夜所做。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山中的热爱之情。
首句:“且喜破窗明有月,不嫌坏壁暗无灯。”诗人对破败的窗户和昏暗的墙壁表示出喜爱,因为有了明亮的月光,使得他能够欣赏到外面的美景。这里的“破窗”、“有月”和“坏壁”、“无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句:“解衣就枕方成寐,渡涧穿林忽梦僧。”诗人在解下衣服后,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忽然梦见了和尚,这是一次美妙的梦境体验。这里的“解衣就枕”、“成寐”和“渡涧穿林”、“梦僧”构成了生动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第三句:“一榻寒云身卧水,半宵急雨竹敲冰。”在这里,诗人躺在冰凉的水床上,整个夜晚都在下大雨,风吹动竹子发出叮咚声响。这让人感到既寒冷又刺激。这里的“寒云”、“身卧水”、“急雨”、“竹敲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尾句:“鸡鸣未晓鞭驴去,回顾烟岚叠万层。”在清晨的时候,诗人赶着毛驴去工作,回头望去只见烟雾缭绕山峰叠嶂。这里的“鸡鸣未晓”、“鞭驴去”,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精神;而“烟岚叠万层”则描绘了壮丽的山景,让人陶醉其中。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画面感,让人读起来感觉既轻松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