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何处是汀洲,白鸟归来且下楼。
木落更随寒雨尽,山空仍带夕阳愁。
诗筒去是兰亭事,客棹来非剡水游。
我问两人同榜彦,仕方行义若为羞。

诗句释义与赏析:

望淮亭和君锡并简敦复

  •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仕途的期待。
  • 赏析: 整首诗以望淮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望淮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景点,而”和君锡并简敦复”则表明了这是一首与友人相关的赠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烟波、白鸟、木落、山空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向往和期待。

烟波何处是汀洲,白鸟归来且下楼

  • 注释: 描述了诗人站在望淮亭上眺望远方,看到烟波浩渺的江面上,一只白色的鸟儿飞回,诗人随即下楼的场景。
  • 赏析: 这里的”烟波”指的是江水在烟雾中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汀洲”是江边的小岛或沙洲,象征着宁静和美丽。”白鸟归来”可能意味着诗人看到一只白鹭或者其他白色鸟类回到巢穴,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且下楼”则表现了诗人看到美景后心情愉悦,想要亲近自然的情感。

木落更随寒雨尽,山空仍带夕阳愁

  • 注释: 描述了诗人观察到树木凋零的景象,并感受到寒雨带来的凄凉。
  • 赏析: 这里的”木落”指的是树叶由绿变黄、枯落的过程,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寒雨尽”可能意味着天气转晴,雨水已经停止。”山空”则描绘了空旷的山谷景象,给人一种孤独感。”夕阳愁”则表现了诗人看到夕阳西下时,内心的忧愁和感慨。这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筒去是兰亭事,客棹来非剡水游

  • 注释: 提到了诗筒(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以及客船(指诗人自己乘坐的船只)。
  • 赏析: “诗筒去是兰亭事”可能是指诗人离开家乡前往参加某个宴会(如兰亭宴)。”兰亭”是一个著名的文人雅集地,常常与诗酒风流联系在一起。”客棹来非剡水游”可能表示诗人乘坐的船只并非来自剡溪(一条著名的河流),而是其他地方来的。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体验。

我问两人同榜彦,仕方行义若为羞

  • 注释: 提到了两位同榜进士(即同一年考取进士的人)中的一位,他因行义之事感到羞耻。
  • 赏析: “仕方行义若为羞”中的”仕方行义”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而”羞”则表达了一种羞愧感。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道德规范的坚守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诗人认为只有坚持行义之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否则会感到羞愧。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望淮亭上所见所思,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官场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