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说真州南畔路,楚望亭南路已遥。
只可寄声来见问,更难折简去相招。
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
且趁潮行急摇橹,到江州后更无潮。

诗句原文:莫说真州南畔路,楚望亭南路已遥。只可寄声来见问,更难折简去相招。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且趁潮行急摇𫇛。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与赏析。

诗句解析

  1. “莫说真州南畔路”: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地——真州的遥远距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两地之间相隔甚远,无法轻易相见。
  2. “楚望亭南路已遥”:通过“楚望亭”这一地名的使用,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同时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遥远距离感。
  3. “只可寄声来见问”:这里的“只可”表达了一种无奈,因为不能亲自前往,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情感和问候。
  4. “更难折简去相招”:进一步强调了由于距离遥远,亲自前去邀请变得异常困难,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5. “船头何处逢秋水”: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秋水景象,也暗示了旅途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6. “山下谁家把酒瓢”:通过描写一个具体的场景,诗人表达了与友人离别后对家乡生活的美好回忆。
  7. “且趁潮行急摇橹”:这里的“潮”象征着时间,诗人用“且趁”表达了抓紧时间、尽快到达的情感,而“急摇橹”则形象地描绘了乘船时的紧张与期待。

译文

不要提及真州的南边道路,楚望亭南下的路已经很远。只能托付音信来询问你,却难以派人去邀请你。船头在哪里才能遇到秋天的水面?山脚下有谁会把酒壶拿出来。趁着潮水上涨赶快摇橹,到了江州之后再也看不到潮水上涨。

赏析

《送李守》是徐积所作的一首七绝诗,通过对友人即将离去的场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首两句直接提出了对离别地点的描绘,通过“南畔路”“楚望亭南路”等地理元素的使用,营造了一种远离故乡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第三四句中的“只可寄声”和“更难折简”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别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在无法亲自相见时的无奈和辛酸。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乘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期待和对重逢时的喜悦,整体上构成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

徐积的这首《送李守》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七绝的规范,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氛围中,让人深刻感受到朋友间深情厚谊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