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修竹小兰亭,人在云烟深处行。
环立千竿了清绝,中盘一径巧纡萦。
纷纷雁鹜庭堆案,扰扰蝇蜗市有声。
洞里道人忘底事,小桥西畔句初成。

章贡三咏

崇山修竹小兰亭,人在云烟深处行。

环立千竿了清绝,中盘一径巧纡萦。

纷纷雁鹜庭堆案,扰扰蝇蜗市有声。

洞里道人忘底事,小桥西畔句初成。

  1. 注释:
  • 崇山修竹:形容山高林密,景色秀丽。
  • 小兰亭:即兰亭,古代著名的文人聚会地点,此处可能指一处风景优美的亭子。
  • 云烟深处行:形容行走在云雾缭绕之中,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 千竿:形容竹子众多,排列整齐。
  • 了清绝:形容景色清晰明了,令人心旷神怡。
  • 中盘一径:指山间曲折的小路,蜿蜒而上。
  • 纷纭:形容事物复杂纷乱。
  • 扰扰:形容声音嘈杂。
  • 道人:此处指修行的人或道士。
  • 句初成:指诗句刚刚完成。
  1. 译文:
    崇山修竹,景色秀丽;人在云烟深处行走。
    四周竹林环立,千竿挺拔,景色清新脱俗;中盘小路巧妙迂回。
    庭院中雁鸭成群,声声喧闹;市场熙攘忙碌,处处有声响。
    洞中的道士忘记世俗之事,专心修炼;小桥旁诗人刚写下新诗。

  2.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崇山修竹小兰亭”开篇便勾勒出一幅高山流水、竹林修长的美景,为读者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接着“人在云烟深处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令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的句子“环立千竿了清绝,中盘一径巧纡萦”则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幽深与美丽。这里的“环立”、“千竿”、“清绝”等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对这种美景的深深热爱。同时,“中盘一径巧纡萦”这句也巧妙地运用了“纡萦”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之美,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山间的风声和水声。

最后两句“纷纭雁鹜庭堆案,扰扰蝇蜗市有声”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的“纷纭”、“扰扰”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市场的热闹景象和喧嚣氛围,使人仿佛能够闻到市场中各种食材的香味,感受到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些细节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真实。

最后四句“洞里道人忘底事,小桥西畔句初成”则是对诗中主人公的侧面描写。这里的“洞里道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道士,他们已经忘却了世间的纷争与烦恼,一心向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小桥西畔”则是他们隐居的地方,诗人在此处完成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这也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次抒发和表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活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