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大山州枕上流,蓬山仙客此遨游。
读书竹屋公多暇,乐业江郊民有秋。
泮藻丛边深长育,岭梅香里费赓酬。
有人来问和羹味,太守忘言一笑休。
【注释】
上判府陈秘丞:上奏朝廷,请任命你为知府。陈秘丞,是作者的朋友的名字。
斗大山州枕上流,蓬山仙客此遨游:斗大山在今四川宜宾市,州名也。蓬莱山在四川彭水一带。此句说,斗大山在长江之滨,而蓬山则在长江之畔,这里就是陈秘丞的家乡。蓬山,即指陈秘丞的故乡。仙客,仙人。遨游,漫游。
读书竹屋公多暇,乐业江郊民有秋:读书竹屋,是陈秘丞年轻时读书的地方。乐业江郊,是指陈秘丞在江边从事农耕,与民同乐。
泮藻丛边深长育,岭梅香里费赓酬:泮藻,指池塘中的荷花、莲叶等植物。费赓酬,用诗文来酬谢。这两句说,陈秘丞的家乡有池塘,池中生长着荷花、莲叶等植物,陈秘丞常在池边赏月吟咏。岭梅香里,是指梅花盛开的地方。陈秘丞经常到梅花盛开的地方游玩赏花吟诗。
有人来问和羹味,太守忘言一笑休:和羹,指调和口味的美食。太守,对县令、县长的尊称。这两句说,有人来问陈秘丞如何调制美味佳肴,陈秘丞笑着说:“我忘记了调羹之法,你们自己尝尝吧!”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友人的七言律诗。全诗以问答形式展开,生动地描绘了陈秘丞的家乡风物,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首联“斗大山州枕上流,蓬山仙客此遨游”,写陈秘丞的故乡环境。斗大山在今四川宜宾市,州名也。蓬山,即指陈秘丞的故乡。仙客,仙人。遨游,漫游。这里写出陈秘丞在家乡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颔联“读书竹屋公多暇,乐业江郊民有秋”,进一步描绘陈秘丞的家乡风貌。读书竹屋,是陈秘丞年轻时读书的地方。乐业江郊,是指陈秘丞在江边从事农耕,与民同乐。这里写出了陈秘丞在家乡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颈联“泮藻丛边深长育,岭梅香里费赓酬”,继续描绘陈秘丞的家乡风光。泮藻,指池塘中的荷花、莲叶等植物。费赓酬,用诗文来酬谢。这两句说,陈秘丞的家乡有池塘,池中生长着荷花、莲叶等植物,陈秘丞常在池边赏月吟咏。岭梅香里,是指梅花盛开的地方。陈秘丞经常到梅花盛开的地方游玩赏花吟诗。这里写出了陈秘丞在家乡过着诗意盎然的生活。
尾联“有人来问和羹味,太守忘言一笑休”,以问答形式结束全诗。有人来问陈秘丞如何调制美味佳肴,陈秘丞笑着说:“我忘记了调羹之法,你们自己尝尝吧!”太守忘言一笑休,意思是陈秘丞与来访者开怀大笑,忘记了交谈的内容。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秘丞的家乡风物,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赠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