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嘉祐正涂开,彩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
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
【注释】
- 至和嘉祐正涂开:宋英宗时,文同在四川任官,他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后文同因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而被贬谪到黄州,这时他写下此诗以自慰。
- 彩凤将雏出蜀来:彩凤是凤凰的别称,这里指诗人。将雏是指将要孵化。
- 父子名声天宇小:父亲文同的名声与天地相比还太小,只能与“天宇”相比。
- 弟兄笔力海潮回:哥哥苏轼、弟弟苏辙两人的文才如海潮一样汹涌澎湃,令人叹为观止。
- 岷峨一气钟三杰:岷山(今陕西眉山西南)峨眉山(今四川乐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脉,此处用来形容兄弟三人才华横溢,如山峰般高峻。
- 欧富诸公识异材:欧公(欧阳修),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对苏轼等人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诸公泛指当时的文人士大夫。
- 后百馀年拜遗像:几百年以后,人们还在瞻仰这位贤人的遗容。
- 凛然高节尚崔嵬:高洁坚毅的气质仍然如同高山一般耸立。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期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三位贤士(父、兄、弟)的才华及高尚的品德,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关键词包括“彩凤”、“父子”、“弟兄”、“岷峨”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
首句“至和嘉祐正涂开”,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臣文同,他在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大量好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但最终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而被贬谪到黄州。此时他写下此诗以自慰。
“彩凤将雏出蜀来”这句形容文同就像一只彩凤,带着他的儿女从遥远的四川飞来。彩凤在这里象征着高贵而美丽的家族血统。
“父子名声天宇小”,这句话意味着父亲的名声与天地相比还太小,只能与“天宇”相比。这既表达了对父亲地位的谦虚,也表现了对父亲才华的赞美。
“弟兄笔力海潮回”,这句表明哥哥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文才如海潮般汹涌澎湃,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海潮”象征着他们的才华和影响力。
“岷峨一气钟三杰”,岷山和峨眉山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脉,用来形容兄弟三人才华横溢,如山峰般高峻。这一句表达了对他们才能的认可和赞扬。
“欧富诸公识异材”,这里的“欧公”指的是欧阳修,他对苏轼等人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而“诸公”泛指当时文人士大夫。这句表达了对欧公和所有文人士大夫的高度尊重。
最后两句“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意味着几百年以后,人们还在瞻仰这位贤人的遗容。这两句表达了对这位贤人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然被贬谪,但依然保持高尚品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