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
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修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注释:在阆苑中修龄,是一位仙翁,他即使不拜跪也不会被认为耳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注释:松柏不怕寒冷,适合在冬天生长,就像春天的工作一样,它把春天的景色都带入了梦中。)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注释:一群鹭鸶在飞翔的时候,它们的尾巴都被人们追逐着;一旦看到一只小虫,就会立刻停下脚步。)
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注释:不要以为农田会使人产生归隐的想法,即使在渭河边上年纪已经很大,仍然是位三公(相当于丞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翁的形象和他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诗中的“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松柏和池塘的景象,展现了它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春天工作的默默付出。而“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则描绘了鹭鸶和草虫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展现了它们的自由、灵动和优雅。最后一句“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则是作者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强调了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