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糟粕地,再闻钟梵音。
前身老东院,具体小西林。
自昔知味少,于今无巷深。
是中有妙理,直下试参寻。
【注释】
一洗糟粕地:糟粕,指污浊、不纯的酒糟。比喻世俗之见,这里指佛教教义中的一些陈旧、不合时宜的东西。
再闻钟梵音:梵音,佛经中的赞颂之声,这里指佛教的经文。
前身老东院:前身,前世或前生的住所。老东院,即在东面的院子里修行。
具体小西林:具体,这里指明确,清楚。小西林,即在西边的树林中修行。
自昔知味少:自昔,从过去到现在。知味少,意思是对佛理的理解很少。
无巷深:无巷,没有道路。深,深入。
是中有妙理,直下试参寻:是中有妙理,这是里面包含着精妙的道理,需要你亲自去体会和思考。直下试参寻,直接去体验和探索。
【赏析】
《过圆觉院简照上人》是唐代僧人皎然所写的一首偈语诗。全诗四句,以“过”字起兴,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世,进入佛门修行的愿望。
首联“一洗糟粕地,再闻钟梵音”,意思是要洗净世俗的污垢,听到佛教的钟声梵音。这里的“糟粕”指的是世俗之见,而“钟梵音”则是指佛教的经文。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世,进入佛门修行的愿望。
颔联“前身老东院,具体小西林”,意思是说我已经来到这个院子修行,并且在这个西侧的树林中长期修行。这里的“前身”和“老东院”都表示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修行经历的回忆和总结;“具体小西林”则描绘了诗人在这个树林中长期修行的场景。
颈联“自昔知味少,于今无巷深”,意思是说从过去到现在我对于佛理的理解并不多,如今也没有深入到更深的境界中去。这里的“知味少”和“无巷深”都用来形容诗人对于佛理的理解程度,其中包含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修行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尾联“是中有妙理,直下试参寻”,意思是说这里面包含着精妙的道理,你需要亲自去体会和思考。这里的“妙理”指的是佛教的教义或道理,而“直下试参寻”则是鼓励人们亲自去体会和思考这些道理。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描绘诗人过去的修行经历和现在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进入佛门修行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