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襄野,风烟近楚天。
地卑荒巨泽,山断见平川。
舟楫自此去,音书谁与传。
西南是巴峡,应尽落霞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的运用,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来回答问题。
首联:“道路通襄野,风烟近楚天。”诗人在汉川郡治所所在地,放眼望去,只见道路蜿蜒通向襄野,远处风烟弥漫,隐约可见楚国的天空。“道路”是动词,“通”是动词,“襄野”是名词;“风烟”是名词,“近”是副词;“楚”是代词,“天”是名词。
颔联:“地卑荒巨泽,山断见平川。”“地卑”是形容词,“荒”是形容词,“巨泽”是名词;“山断”是动词,“见”是动词,“平川”是名词。
颈联:舟楫自此去,音书谁与传。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此乘船出发,音讯如何能传达到远方?“舟楫”“音书”都是名词;“去”“传”都是动词。
尾句:西南是巴峡,应尽落霞边。意思是:西南方是蜀地入巴的要道——巴峡,那里一定可以看到满天绚丽的晚霞。“巴峡”“落霞”均是名词。
【答案】
译文:道路蜿蜒通达襄野平原,远望楚国天空,云烟缭绕。地势低洼荒废了巨大的沼泽,群山断开显露出平坦的原野。从汉川郡治地出发,从此乘船出发,音讯如何能传达到远方?西南方是蜀地入巴的要道——巴峡,那里一定可以看到满天绚丽的晚霞。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第一句写诗人在汉川郡治地,放眼望去,只见道路蜿蜒通达襄野,远望楚国天空,云烟缭绕。第二句写地势低洼荒废了巨大的沼泽,群山断开显露出平坦的原野。第三句写舟楫至此发往远方。第四句写从此乘船出发,音讯如何能传达到远方?第五句点明地点。最后一句写西南是蜀地入巴的要道——巴峡,那里一定可以看到满天绚丽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