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素石净无泥,橘刺藤梢已不迷。
牛放远山连雁鹜,蛙鸣废沼下凫鹥。
终年去国空弹铗,尽日看云且杖藜。
久客诸侯成底事,幸逢宽政免推挤。
注释:
白沙素石,形容山野清幽,没有泥污,只有白色的沙和石头。橘刺藤梢,指山中植物的刺和枝条。牛放远山,指远处有一群牛在山里。蛙鸣废沼,指废弃的池塘里有青蛙在叫。终年去国,指整年在外漂泊。空弹铗,形容没有用武之地。看云且杖藜,指欣赏着天空中的云彩。尽日看云,指整天都在观察云彩。且杖藜,指拄着拐杖。久客诸侯,指长期居住在诸侯之间。成底事,成就了什么。幸逢宽政,指幸好遇到了宽松的政策。免推挤,意思是避免被人排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览时所见的景色。诗中通过对山行过程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白沙素石净无泥”,通过描述白沙和素石的纯净,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白沙”和“素石”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它们的存在使得山野更加美丽。“净无泥”则强调了这种美景的纯洁无暇,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游览的过程。“橘刺藤梢已不迷”,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他发现山中虽然有橘树和藤蔓,但这些都不再是让人迷茫的东西。这里的“已不迷”既表示这些植物不再让人感到迷失,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向往。
“牛放远山连雁鹜,蛙鸣废沼下凫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诗人观察到牛群在远处的山中放牧,而青蛙则在废弃的池塘里鸣叫。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尽管诗人在山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但他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终年去国空弹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整年在外漂泊,却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这里的“空弹铗”既是指他无法施展才华,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看云且杖藜”,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他喜欢站在高处观看云彩的变化,同时也喜欢拄着拐杖欣赏周围的景色。这里的“且杖藜”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各种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