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石寒沙共眇然,荒城古木暮云悬。
空山静答钟声远,落日晴随树影圆。
屡报传烽沈塞外,时来倚杖立江边。
东南耆旧今安否,欲寄新诗谁为传。

江边

素石寒沙共眇然,荒城古木暮云悬。

空山静答钟声远,落日晴随树影圆。

屡报传烽沈塞外,时来倚杖立江边。

东南耆旧今安否,欲寄新诗谁为传。

注释:

  1. 素石寒沙共眇然:形容江边的石头和沙子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格外清冷。
  2. 荒城古木暮云悬: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古城,周围树木苍老,傍晚时分,云雾缭绕。
  3. 空山静答钟声远:在寂静的山中回荡着寺庙的钟声,声音悠远而深远。
  4. 落日晴随树影圆:夕阳斜照,树的影子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得圆润。
  5. 屡报传烽沈塞外:多次传来战火的消息,使边疆的烽火连天。
  6. 时来倚杖立江边:时不时地来到江边,靠在栏杆上。
  7. 东南耆旧今安否:询问东南地区的年长者现在是否安好。
  8. 欲寄新诗谁为传:我打算写一首诗寄给远方的人,但不知道谁能帮我传达。
    赏析:
    这首诗以江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素石寒沙共眇然,荒城古木暮云悬”描绘了江边的景色,素色的石头和寒沙相映成趣,荒芜的城郭与古老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颔联“空山静答钟声远,落日晴随树影圆”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卷,空山中的钟声悠远,夕阳下树影也变得圆润起来。颈联“屡报传烽沈塞外,时来倚杖立江边”则转入现实,战争的消息不断传来,诗人时而来到江边倚杖沉思。尾联“东南耆旧今安否,欲寄新诗谁为传”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询问东南地区年长者的安危,并表达了想要写下新诗寄给他人的心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