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途出青郊,践胜得绀园。
始登十寻阁,敬礼两足尊。
仰观碧玉螺,瑞光发面门。
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
屹为江山壮,高揭日月存。
念此未云大,法身满乾坤。
东望乌牛峰,突起如伏鼋。
少休白云亭,远见苍烟村。
晴波溢清辉,午树增重昏。
方袍无平叔,佳处莫与论。
凌云寺
问途出青郊,践胜得绀园。
始登十寻阁,敬礼两足尊。
仰观碧玉螺,瑞光发面门。
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
屹为江山壮,高揭日月存。
念此未云大,法身满乾坤。
东望乌牛峰,突起如伏鼋。
少休白云亭,远见苍烟村。
晴波溢清辉,午树增重昏。
方袍无平叔,佳处莫与论。
注释:
- 问途出青郊,践胜得绀园:询问道路,离开青郊,登上了胜地的绀园。
- 始登十寻阁,敬礼两足尊:开始登上了十寻高的阁楼,对两位尊贵的人物表示尊敬。
- 仰观碧玉螺,瑞光发面门:抬头观看像碧玉螺一样美丽的风景,吉祥的光芒从面门发出。
- 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手指上有飘动的霞光,耳根有甘甜的泉水。
- 屹为江山壮,高揭日月存:屹立着就像壮丽的山河,高耸着如同高举的日月般存在。
- 念此未云大,法身满乾坤:回想这些景象,并不觉得宏大,但是佛法的真谛已经充满了整个宇宙。
- 东望乌牛峰,突起如伏鼋:向东望去是乌牛峰,山峰如同潜伏的巨龟突然跃起。
- 少休白云亭,远见苍烟村:稍作休息时可以看到白云亭,远远地看到村庄笼罩在烟雾之中。
- 晴波溢清辉,午树增重昏:晴朗的湖面上溢满了明亮的光辉,中午时分树木显得更加浓郁昏黄。
- 方袍无平叔,佳处莫与论:穿着方袍没有像王平叔那样的人,美好的景色不要和别人去讨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凌云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作者出城后的道路和到达绀园的场景;颔联描写作者登上十寻阁后对两位尊贵人物表示敬意的情景;颈联写抬头看到的碧玉螺般美丽的风景以及手指尖上的霞光、耳根旁的甘泉;颔联进一步描写了山峰的雄伟壮观;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宏伟景象的感慨以及对佛教真谛充满全宇宙的认识和领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意境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