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临沧江,华发羞照映。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暖,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注释】
眉山:今属四川。史颐(生卒年不详):字子正,蜀州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
华发:指头发变白。映:映照。
牧鸡豚:养家禽。古代以耕田为本业,养鸡、猪等家禽为副业。
芙蓉湖:即成都西面的浣花溪,在成都市区西南。
犀革:犀牛皮制的盾牌。
麈柄:麈尾的手柄。麈尾是鹿角制成,用以拂尘或做讲学时用的手杖。
凌云:指凌霄阁,唐玄宗曾建于此,因在城上而得名。
宾客盛:指招待宾客盛大。
【赏析】
此诗作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二月,时作者任成都县令。诗人在赴官途中偶遇同乡友人史颐,并请其代作答诗,遂有此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成都任职期间,与同僚相处融洽,生活安定闲适的思想感情。诗的开头二句写景,“衰年临沧江,华发羞照映”写自己年老色衰,白发苍苍;“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写自己虽相貌丑陋,但内心却如清水明净一样。接下来四句写自己的居住环境,“所居少席暖,况望有屋润”,说自己居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有温暖如春的屋子;“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但期”意思是只求,“驵骏”指骏马良驹,比喻人才。“牧鸡豚”即放养家禽的意思,这里指不追求高官厚禄,只想过清贫自守的生活。接着四句写自己的志趣,“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为贫”指安于贫困,“投老”指年老退休,“聊”是姑且的意思。“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牣”指盛多,形容湖中鱼儿很多。“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自欣”指自己感到欣慰,“兵木”指兵器和木材,因为战争结束,所以没有战乱之苦。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愿望,“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从贤者乐”意思是跟随贤者快乐,“俯同农夫庆”意思是俯身跟农民一起庆祝丰收。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意境优美自然,充分体现了苏轼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