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
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
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
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
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
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
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
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
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
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
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
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
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
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
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
注释:
- 我昔见德翁:我过去见过德翁。
- 其人直且温:他为人正直而温和。
- 共知怀抱清:共同了解他胸怀清正,清廉不染。
- 宜使乡党尊:应当让同乡之人都感到尊敬。
- 竟无蒲轮召:终究没有受到皇帝的亲自召唤。
- 遂葬蒿里园:于是被安葬在荒僻之地。
- 张子极季发:张家的这位年轻人非常出色。
- 乃是外诸孙:他是我的外孙。
- 谨厚甚似之:他的谨慎老实很像他父亲。
- 好修仍寡言:虽然爱好学问但言语不多。
- 功名在少壮:功名利禄都在年轻时。
- 简编勤讨论:经常翻阅书籍勤奋研究。
- 剩观书连屋:剩下的时间就看书。
- 愿闻策临轩:希望能听到他对国家大事的策略论述。
- 方起宁氏宅:刚刚重建了宁氏家族的宅院。
- 再兴文纪门:重新兴建了文纪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若虚的一封回信,表达了对张若虚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赞美张若虚的才华、品德和成就,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诚挚的情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功名在少壮”、“谨厚仍寡言”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