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荷受白露,可爱池上凉。
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
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
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
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觞。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
微风吹芙蕖,杂以草木香。
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
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
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四月十三日池上饮(第一句)
圆荷受白露,可爱池上凉。
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
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
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
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觞。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
微风吹芙蕖,杂以草木香。
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
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
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

译文
在四月十三日的池边饮酒,欣赏着圆荷上的白露和凉爽的微风。
我们一同拿着竹杖前来,看到羽衣在微风中飘扬。
停下杯中的酒等待皎洁的月光,不久便离开西边的方位。
清澈的水面映射着银河,仰望天空时感到心胸开阔而迷茫。
悠然地仰望高远的天空,邀请月亮进入我的酒杯。
心情随着肺部与肝脏得到洗涤一样,吸入这些来自天空的光华。
微风吹动荷花,夹杂着草木的香气。
哪里还知道会有炎热的日子,我们在冰上行走伴随着飘散的雪花。
快乐地享受这一刻,不要急着回家,因为夜晚还没有结束。
怀疑自己置身于人间之外,今天晚上的经历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十三日池畔饮酒时的美景和心境。诗中用“圆荷”、“白露”、“凉”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个清凉宁静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羽衣飒飘扬”形象生动,传达了诗人飘逸超脱的情怀。

诗人通过饮酒赏月、吹拂荷花的动作,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他不仅享受眼前的美景,更在精神上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这样的体验让诗人难以忘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文化风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