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褐肯迷邦,韫椟久待价。
理无珠遗海,果见金跃冶。
出陈治安策,去览德辉下。
大才哙非伍,高论秦可借。
决科在此举,定取一战霸。
勿为栖棘鸾,会见上金马。
晚来秋风高,木叶下清夜。
急令呼曲生,为我饮伯雅。
家贫无丝竹,作诗助陶写。
归时更过我,扪虱同倚桦。
【注释】:
- 被褐(bèi hè)肯迷邦:穿粗布衣服,不迷恋权势。
- 韫椟(yùn dú):藏于箱柜,比喻隐居不仕。
- 理(lǐ):指治国之道。
- 珠:指治国才能如珍珠般珍贵。
- 果见金跃冶:果然能像金子那样闪耀。
- 出陈治安策: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
- 去览德辉下:指离开朝廷,在民间施德政。
- 大才哙非伍(kǎi fēi wǔ):大材不必与庸碌之辈为伍。
- 高论秦可借:高明的言论可以借鉴秦国。
- 决科: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定取一战霸:一定能获得一次称雄的机会。
- 勿为栖棘鸾(jí lì luán):不要像凤凰栖息在荆棘上。
- 木叶:树叶。这里指秋天的落叶。
- 急令呼曲生,为我饮伯雅:赶快叫人唤来乐师,为我唱《伯雅》一曲。
- 家贫无丝竹:家境贫寒,没有乐器。
- 作诗助陶写: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志向。
- 归时更过我,扪虱(ménshī)同倚桦(huá):回家时再来看望我,一起坐在树荫下聊天。
【赏析】:
这是一首鼓励友人参加科举考试,争取建功立业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勉励友人;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劝慰友人。全诗情真意切,语言朴实自然,是作者对友人寄予厚望的具体体现。
首联“被褐肯迷邦,韫椟久待价”,用典明志。范云曾隐居东山,不愿出仕,故以“被褐”自喻。“肯迷邦”三字说明他已决心远离仕途,不再迷恋世俗权位。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世俗官场的不屑与蔑视,表明自己要像隐士一样,远离尘嚣,保持高洁品格。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赴考的祝愿,希望他能像范云一样,保持清高品格,不为名利所动。
颔联“理无珠遗海,果见金跃冶”,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理无”二字既指治国之道无价之宝,又暗指自己的才华无法与之相比;“果见”二字则表明自己将在考场一展才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颈联“出陈治安策,去览德辉下”,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与期望。“出陈治安策”意味着要为国家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策略;“去览德辉下”则表示要在民间施展仁政,造福百姓。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即将参加的考试内容的概括,也是对其人生道路的指引,希望他在未来的仕途中能够有所作为,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尾联“大才哙非伍,高论秦可借”,则是对友人的期许与祝福。“大才”二字既表明了自己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又暗示了其在未来仕途中的地位;“高论秦可借”则表示希望自己的高明见解能够受到秦王的重视,从而得到重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仕途中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通过劝勉友人参加科举考试,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与关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