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古店宿,夜闻狐狸嗥。
仆夫告行迈,起视月尚高。
清霜来何许,不觉满我袍。
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
【注释】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这是一首五律诗,首句起韵。西归:诗人自述其由东向西的旅程。“次韵”指和原诗在声韵上相合的一种诗歌体裁。泗州:今安徽泗县,是作者的籍贯。泗州位于淮水之南,与泗阳隔淮河相对,故称泗州。十五叔父:诗人自称,表示谦称。
暮投古店宿: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古老的客店住下。宿:停留。
夜闻狐狸嗥:晚上听到狐狸的叫声。嗥(háo):狗叫;兽类长啸的声音。
仆夫告行迈:仆人告诉我要出发了。行迈:行走、出行。
起视月尚高:起身一看,月亮还没有落下。尚:还。
清霜来何许,不觉满我袍:不知从哪里吹来的冷霜,不知不觉中都打湿了我的衣裳。
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这逆旅的住宿并不适宜,因为求宿前一夕已经劳累。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九月至十二月间。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此诗作于他初到黄州的途中。诗中表达了诗人旅途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对于前途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他的旷达胸襟及乐观精神。
首联写投宿宿店的情景,点出题意。颔联写投宿后所见所闻。颈联写投宿后的感受。末联写对宿店的感慨。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写出旅途中的辛苦,同时也表现出苏东坡的洒脱性格与不屈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