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如幻千亿身,若以色观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沤发,变化谁能知本因。
移天宫殿着人世,断取无异陶家轮。
当年紫磨已殊胜,后来浮海亦有神。
缅怀此地初启圣,真人继出天下春。
庄严事秘理莫测,万世镇守无陈新。
宝坊千柱众八百,衣食随念何由贫。
天寒急景过驹隙,坐稳不去同鸱蹲。
归来想像发光影,一洗百虑无馀尘。

【注释】

至人:指佛家所说能证得道果的人。幻身:指佛家所说的假身。色观:以色相来观察一切。大千:佛教语,指宇宙万物。初自一沤发:佛教语,指从一点开始发生。陶家轮:指陶渊明的诗。紫磨:指陶渊明《饮酒》诗中“紫磨长剑”一句,形容酒器之精美。殊胜:指特别美好。后来:指陶渊明晚年辞官归隐后。百虑:指各种忧虑。无陈新:指不陈旧。宝坊:指寺院中的佛像。众八百:指寺院中众多的佛像。衣食随念何由贫:指僧人的衣食费用完全由信徒的布施决定,所以并不贫穷。鸱(chuī)蹲:指鸱鸟蹲着不动。坐稳不去同鸱蹲:意指僧人安心修行,不再追求名利富贵。想象:指想象所见景象。发光影:指看到佛像时的光影。百虑:犹言一切杂念。余尘:犹言烦恼。

【赏析】

这首诗写于淳熙十四年(1187)二月,诗人在江西铅山拜访了文潜,并到瞻启圣院瞻仰旃檀佛像。这首诗是诗人对旃檀佛像的赞叹和歌颂之作,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物寄托自己退隐山林、寄情山水的愿望,抒发出自己超脱俗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怀。此诗首联两句赞美旃檀像如佛家所云至人般虚幻而又有千万化身;二联则进一步指出,世人只能看到其表面,却不知其内在的变化之源;三联又进一步揭示旃檀像是天地间最大的佛像,而且是由陶渊明的诗中所赞美的;四联则感叹旃檀像的神奇与伟大,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启示,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了诗人对于旃檀像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