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勤已蜕老欧仙,物逐人非井便乾。
不是坡翁重到此,此泉安得到今寒。
诗句:
惠勤已蜕老欧仙,物逐人非井便乾。
不是坡翁重到此,此泉安得到今寒。
译文:
在古老的寺庙中,慧勤和尚已经去世,他的徒弟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半壁亭。这个半壁亭上刻着欧阳修和惠勤的肖像,以纪念他们的友谊。然而,欧阳修并没有亲自到过杭州,为什么“六一居士足迹不到,千古人呼六一泉”呢?其实,“六一泉”命名和形成皆源于苏轼。而这个故事中,除了苏轼和欧阳修,还有一位神秘主角——惠勤。他曾经是杭州的僧人,后来成为惠勤的弟子。在他去世后,苏轼和欧阳修都曾到访过他的讲经处,发现了这泓清泉。为了怀念故友,苏轼便以“六一居士”的号命泉,并且将泉水铭刻于石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杭州孤山南麓的六一泉及其历史背景。诗中表达了对惠勤和尚和欧阳修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苏轼对于这两位文人墨客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泉水虽然清澈但并未被饮用,反映出诗人对于这泓泉水的特殊情感和记忆。整首诗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恒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