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倏惊觉,狂风搅秋鸣。
掣电起迅雷,骤雨翻盆倾。
逆知造物意,揫敛万宝成。
天威不竟夕,须臾山月明。
【注释】
“夜半”两句:指深夜,突然惊醒。倏(shū),忽然,极短的时间。秋鸣,指秋虫的叫声。
“掣(chè)电”二句:形容风急雨猛,闪电雷鸣,大雨倾盆。掣电,闪电。迅雷,雷声隆隆。
“逆知”二句:意谓在天时变化中,我预感到大自然有其深意。逆知,逆料。造物,指自然界。揫(fú)敛,聚集。万宝,万物。成,形成。
“天威”二句:意谓天的威力不是一时所能消灭的。不竟夕,即不尽一夕。须臾,片刻。山月明,指山间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雨的诗。诗人于夜半被风雨惊醒后,从惊悸中悟出天地自然之威,于是发出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富有理趣。
首句“夜半倏”(suī)惊觉。“倏”同“猝”,是突然的意思,这里指醒来。一个“忽”字写出了诗人被夜雨唤醒时的惊讶之情。
“狂风搅秋鸣”二句。写夜雨来临。“秋风”句用《古诗十九首》“秋风动地心”意,说秋风呼啸着,吹起落叶沙沙地响动。“秋鸣”是秋虫的叫声。这里既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天里,又暗示出了夜雨来临前的天气情况。
“掣电起迅雷”二句。写夜雨来势之猛烈。“掣电”和“迅雷”都是形容风雨来得快而大,像闪电、雷一样迅猛。这四句把风雨来势描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觉。
“逆知造物意”二句。意思是说:在天时变化中,我预感到大自然有其深意。“逆知”,逆料到,预感到。“造物”,指自然界。“揫(fú)敛”,聚集,收拢。“万宝”,泛指万物。“成”,形成。这里是指大自然的威力不可阻挡。
“天威不竟夕”二句。意思是说:天的威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灭的。“天威”,指自然力。“不竟夕”,即不尽一夕。这句说夜雨不会一下停歇下来,而是持续不断,直到黎明。
末两句:“须臾山月明”是说:一会儿,山间的明月重新露出来了。这里以明月作结,与开篇的夜雨相呼应,也表明了风雨过后,天色转晴,月亮重新升起来了。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富有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