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
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
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
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解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句“闲居岂无事”,表明诗人在闲居中,心中却有万千思绪;第二句“一动百艰难”,说明诗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第三句“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中的“斋僧”“供佛”表明僧人与佛徒对生活有着特殊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最后两句“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既表明了诗人的心境,也反映了当时佛教信徒的生活状况,即他们虽然吃斋念经,但仍然饥饿难忍。
【答案】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斋僧)供佛惜/(供佛)残花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译文:
我闲居无事,但内心却牵挂着许多事。我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思。斋僧和供养佛祖都需耗费很多钱物,我对此十分珍惜。我听说有很多僧人饿死,我对此感到厌恶。我厌恶谈论朝廷之事,我更喜欢谈论佛经。香火同缘的客人,常常饿得发慌;而我,则饥肠常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闲居无事时的感慨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斋僧、供佛等活动,反映了寺院僧侣们清苦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反映了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朝政的不满情绪。全诗情感真挚,表达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