轫车邂逅便相亲,同是山公启事人。
短发何堪临石镜,长怀漫自落泉绅。
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茅屋乱山谁复识,当年曾醉上林春。

诗句:

  • 第一句:圆机再赋绅字韵诗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对某种特定韵部的诗歌再次进行赋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 第二句:深得凄切之格降叹之馀叙事为谢 —— 此句描绘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时的深度与复杂性,通过“降叹”一词,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哀愁。
  • 第三、四句:轫车邂逅便相亲,同是山公启事人 —— 描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人意外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作为官员的共同身份。
  • 第五、六句:短发何堪临石镜,长怀漫自落泉绅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和时光的无情。
  • 第七、八句: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 描述了诗人广泛涉猎学问和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深入交流的情景。
  • 第九句:茅屋乱山谁复识,当年曾醉上林春 ——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现在生活环境的感慨。

译文:

  • 在仕途上,我遇到了与我志同道合的人,我们都是山公启事人。
  • 我的白发让我无法面对石头上的镜子,而我对世事的长久思考让我时常怀念着那泉水般的生活。
  • 我曾经在杂乱的山间小屋中与众多文人学者畅聊,探讨各种学问,询问他们关于佛教的种种因缘。
  • 我如今生活在一个被遗忘的山村之中,对于曾经那个繁华的上林春色,如今已无人再记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己人生经历和情感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在宦海中挣扎、对过去美好时光追忆的中年人的形象。晁说之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孤独感以及对旧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他的文字中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对现实的无力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知识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实写照,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延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