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来无雪待佳辰,至日飞霙喜更新。
风偃南郊云献瑞,龙腾北陆日潜春。
壁门仗下千官佩,瑶席歌前万国珍。
负亹曾臣符竹冷,属车目断不飞尘。
【译文】
冬至日早晨大雪纷飞,郊祀礼毕,喜气洋洋。
南郊迎风卷起祥瑞之云,龙腾北陆,预示春天到来。
百官在壁门外排列着仪仗,歌台瑶席上万国珍品,欢声笑语。
负亹曾臣的符竹冷清,属车已过,目断尘烟不再飞扬。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因无雪而作诗以自慰。首联“冬来无雪待佳辰,至日飞霙喜更新”,说冬天没有下雪,等到冬至这一天,天空中飘起了纷纷扬扬的白雪,令人欣喜。颔联“风偃南郊云献瑞,龙腾北陆日潜春”写冬至这天,天气晴朗,南郊上空的云彩仿佛是天上的神灵献瑞,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北方的龙则腾飞于陆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颈联“璧门仗下千官佩,瑶席歌前万国珍”写百官在璧门下列队而行,佩带各种珍宝。在瑶席之上,歌乐齐鸣,万国珍品云集,场面壮观。最后两句“负亹曾臣符竹冷,属车目断不飞尘”写曾经担任皇帝近臣的人如今已经不在了,只有那些曾经为皇帝效力的符竹仍然冰冷。而属于皇帝的车驾也已经远去,再也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景象了。整首诗以冬至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天气、景色和人物的变化,展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盛世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