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吹笙便得仙,绝胜祭灶事茫然。
白头吏役徒多犯,黄帽闲居政寡缘。
仰愧高僧能五鬣,俯惭垂柳解三眠。
诗成自赠仍堪寄,闻道衰蒲尚可编。

【注释】

朱郎:指朱晦庵,字元章。宫观:指官位,这里指朝廷的官职。诸侄:侄子们。唱和:相互酬和,即互相赠诗。黄帽:指平民百姓的帽子。高僧:对和尚的尊称。五鬣:指和尚的法冠上五种颜色的装饰。三眠:指柳树发芽后,先长出一条条细枝,然后长出长长的枝条,最后长出绿叶,所以叫“柳眠”。这里指柳树发芽后的生长过程。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朱晦庵(元章)在任福建提点刑狱时寄给他侄子们的。首联说:“莫笑吹笙便得仙,绝胜祭灶事茫然。”这是劝勉他们勿以当官为畏途,不要因有官职而妄自菲薄,要像吹笙一样,吹奏一曲,便能得仙而去。这是用吹笙、得仙、祭灶等典故来勉励侄子们要有进取精神。颔联说:“白头吏役徒多犯,黄帽闲居政寡缘。”“白头”和“黄帽”都是用典。唐宋以来,官员戴的是黑色幞头,故称“黑头”。“黄帽”指民工戴的黄色的帽子。“多犯”指犯罪的人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做官吏容易犯罪,不如做老百姓清静,没有那么多是非纠纷。颈联说:“仰愧高僧能五鬣,俯惭垂柳解三眠。”“高僧”是对和尚的尊称。“五鬣”是指和尚头上的五个方巾。“三眠”是指春天柳树发芽后,先长出一条条细枝,然后长出长长的枝条,最后长出绿叶,所以叫“柳眠”。这两句意思是说,仰望高山,惭愧自己只能看到高山的一角;低头看见垂柳发芽,却只能看到柳芽的一点点绿意。这是用高山仰止、柳叶初生来比喻自己的见识浅陋,不能理解事物发展的全貌。尾联说:“诗成自赠仍堪寄,闻道衰蒲尚可编。”意思是说,这首诗写成了送给你们,即使老了也还可以编进书里。“衰蒲”指蒲草,这里用蒲草编席子的意思。蒲草编席,可以坐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们尽管老了,只要还有力气,我写的诗就仍然送给你们,让你们传颂。“闻道”犹云“听说”,表示说话人知道这件事。“衰蒲尚可编”中的“尚可”表示勉强可以,还不算太差。这两句是嘱咐侄子们要记住诗人对他们说的话,并且要努力读书,不要辜负了诗人的期望。

这首诗是朱晦庵(元章)在任福建提点刑狱时寄给他们的侄子们的作品。从诗的内容看,朱晦庵希望他侄子们在仕途中要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当了官就自暴自弃。诗中运用了很多典故,如“吹笙”、“祭灶”、“高僧”、“五鬣”、“垂柳”、“三眠”、“黄帽”、“白头”、“吏役”等等,这些都是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命运的。同时,诗中也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如“仰愧高僧能五鬣”和“俯惭垂柳解三眠”,这些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