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鲸江海尚翻波,欲济无航可奈何。
物象萧条秋序薄,人生感慨腐儒多。
翠舆不见胡尘起,旅雁能随汉月过。
七日之诛今几日,犹烦乐职在中和。

以下是对这首诗《感事·长鲸江海尚翻波》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诗句原文及译文

  1. 长鲸江海尚翻波
  • 长鲸:此处比喻巨大的力量或存在。
  • 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象征广阔无垠的世界。
  • 尚翻波:仍激起波澜,表示某种力量或影响持续存在。
  • 译文:如同巨大鲸鱼在广阔的江海中仍能激起波澜一般,某种力量或影响仍在持续。
  1. 欲济无航可奈何
  • 欲济:渴望渡过。
  • 无航:没有船可以渡。
  • 可奈何:无可奈何,无法改变。
  • 译文:我渴望渡河却没有船可乘,真是无可奈何。
  1. 物象萧条秋序薄
  • 物象:自然景象或事物的形象。
  • 萧条:冷落、荒凉。
  • 秋序薄:秋天的景色显得凄凉,万物凋零。
  • 译文:自然界的景象显得荒凉而冷清,秋天的景色也显得凄凉。
  1. 人生感慨腐儒多
  • 人生感慨: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 腐儒:迂腐的书呆子,这里指读书人。
  • 译文:我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很多,尤其是那些迂腐的书呆子。
  1. 翠舆不见胡尘起
  • 翠舆:豪华的马车。
  • 不见:看不到,形容消失。
  • 胡尘起:胡人的尘土飞扬起来,形容战乱或动荡。
  • 译文:豪华马车消失了,不再见到战乱或动荡。
  1. 旅雁能随汉月过
  • 旅雁:迁徙的大雁。
  • 汉月:中国的月亮。
  • 能随:能够跟随。
  • 译文:迁徙的大雁能够跟随中国的月亮飞翔。

作品赏析

  1.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期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忧虑。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的变化、人物的情感变化等,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2.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使诗歌更具诗意和深度。
  3.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晁说之的《感事·长鲸江海尚翻波》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忧虑。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