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室中兴运更赊,如闻庙议尚堪嗟。
和亲费尽三公力,兵革伤残百姓家。
解使亚夫营细柳,却教贾谊傅长沙。
顾予岂是奔亡者,独抱寒枝愧暝鸦。

诗句

  1. 帝室中兴运更赊:指国家在经过长时间的衰败后,开始逐渐恢复和振兴。”帝室”指的是帝王的家族或王朝;”中兴”意味着国家的复兴或繁荣。”运更赊”表达了这种复兴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且可能不会立即到来。

  2. 如闻庙议尚堪嗟:这里提到了古代的一种政治决策方式——庙议(即皇帝在太庙举行会议时讨论国家大事)。”如闻”表示通过某种渠道听说了这些讨论的内容。”堪嗟”则是表达对这些决策的遗憾或担忧的情感。

  3. 和亲费尽三公力:这里的“和亲”指的是一种外交政策手段,即通过与外部民族建立婚姻关系来保持和平。”三公”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三个重要官职,通常由三位高级官员共同担任,象征着极高的权力和责任。”费尽三公力”则表达了为了实现和亲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4. 兵革伤残百姓家:“兵革”通常指战争和战斗,”伤残”表示由于战争导致的伤害或损失。这句话描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强调了战争的破坏性。

  5. 解使亚夫营细柳:这里的“亚夫”指的是西汉名将周亚夫,”营细柳”是他在汉文帝时期采取的一种防御策略,即在边疆地区设置坚固的防线,防止敌人入侵。这句话可能是说周亚夫人选严谨,军队纪律严明,为保护国家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教贾谊傅长沙”:这里的“贾谊”指的是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傅长沙”是指他曾经担任过长沙王太傅的角色,但在这里可能是指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挫折或失败。”却教”表示引导或教育的意思。

  6. 顾予岂是奔亡者:这里的“顾予”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表明自己并非像那些被迫逃亡的人那样。”岂是奔亡者”则表达了自己的坚定立场,认为自己不是那种因恐惧而逃亡的人。

  7. 独抱寒枝愧暝鸦:这一句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个人的处境与夜晚乌鸦的栖息相联系。“抱寒枝”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愧暝鸦”则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羞愧之情。

    译文

    在朝廷上重新振作,听闻庙堂之议依然让人感慨不已。
    为了和亲耗费了三公大臣的心血,战乱中百姓的家园遭受重创。
    周亚夫曾严整地守卫边关,如今却被人指责为失败的教育。
    我难道是那个被逼迫逃亡的人吗?独自抱着那寒冷的树枝感到惭愧。

    注释

  8. “帝室中兴运更赊”: 国家在经历了长时间衰落后开始逐渐复兴和振兴。”帝室”指的是帝王的家族或王朝,”中兴”意味着国家从低谷中恢复并走向繁荣。

  9. “如闻庙议尚堪嗟”: 听到有关庙堂之上讨论国家大事的消息,令人感到惋惜。这里的“庙议”指的是皇帝在太庙举行的会议,通常讨论国家的重大事务。

  10. “和亲费尽三公力”: 为了实现和亲的策略,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亲”是一种外交政策手段,通过与外部民族建立婚姻关系以维持和平。

  11. “兵革伤残百姓家”: 战争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兵革”代表战争和战斗,”伤残”表示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

  12. “解使亚夫营细柳”: 描述周亚夫在边境地区设立坚固防线的情景。”亚夫”指的是西汉名将周亚夫,”营细柳”是他曾经采取的防御策略。

  13. “却教贾谊傅长沙”: 提到贾谊虽然担任过长沙王太傅的职位,但他的政治生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这里的“却教”表示引导或教育的含义。

  14. “顾予岂是奔亡者”: 自我反省,认为自己并不是那种因恐惧而逃亡的人。这里的“顾予”是作者自称,表达了谦逊的态度。

  15. “独抱寒枝愧暝鸦”: 形象地比喻自己的处境,如同孤独地抱着一根寒冷的树枝,在夜幕中感到羞愧。这里的“抱寒枝”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愧暝鸦”则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羞愧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于国家兴衰、战争影响和个人处境的感受的深刻反思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对战争影响的描绘以及个人处境的描述,传达出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深刻的思考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