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
功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
将军不战喜三北,逐客何堪厌七奔。
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
【注释】
远戎: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震中原:使中原震动。
为问何人守蓟门:询问是谁在蓟(今北京)守卫边防?
天初已缪:天命早已错误。
和亲:古代一种外交手段,指把女儿嫁给外国统治者作为婚姻关系,以缓和民族冲突。割地:指割让土地。竟难存:终究难以保全。
不战喜三北:指不打仗而高兴边境地区和平安定。三北,即北部、西部、北部边境地区。逐客:赶走客人。何堪:哪里承受得住。厌七奔:厌恶长途奔波。
微诚:微小的诚意。献策:提供计谋。叩天阍:上奏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边疆形势的一种看法和感受。首联“远戎深入震中原,为问何人守蓟门”,写敌人入侵的严重情况。“远”字突出了敌人的侵略性质和规模之大;“深入震中原”则强调了敌人进攻的猛烈和深远。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和忧虑。颔联“功业论天初已缪,和亲割地竟难存”则是进一步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论天初已缪”指的是天命已经错了,暗示了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割地竟难存”则指出即使和亲也难以保全国家的安全。尾联“尚有微诚思献策,千行血泪叩天阍”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希望。他虽然有微小的诚意,但却没有机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只能通过上奏皇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里的“叩天阍”既指上奏皇帝,又暗含着诗人对朝廷决策的质疑和不满。全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厚,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对国家安危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之情和对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