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岁官尝傍紫虚,嵩云缑月笑谈馀。
惟知猿鹤乞骸疏,不录熊罴谏猎书。
游寺但知能自与,焚舟不复问何如。
岩廊德量谁能比,大令山阴难并居。
再和
顷岁官尝傍紫虚,嵩云缑月笑谈馀。
惟知猿鹤乞骸疏,不录熊罴谏猎书。
游寺但知能自与,焚舟不复问何如。
岩廊德量谁能比,大令山阴难并居。
注释:
- 顷岁官:过去的岁月,指过去担任官职时。
- 傍紫虚:在紫虚宫旁,指的是曾经任职的地方。
- 嵩云缑月:即登封的嵩山,是道教圣地之一。
- 惟知:只知道。
- 猿鹤:这里比喻隐士或归隐的人。
- 乞骸疏:辞去官职的奏书。
- 熊罴:两种猛兽。这里借指凶猛的野兽。
- 自与:自己与自己在一起。
- 焚舟不复问何如:烧毁船只不再询问结果如何。
- 岩廊:岩石走廊。
- 德量:道德胸怀。
- 大令:对别人的尊称。这里可能是指某人的别号或尊称。
- 山阴:山阴地区,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顾和反思。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他回忆自己在紫虚宫旁任职时的情景,以及与山林中的动物们相处的日子。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因为那些勇猛的野兽并没有接纳他。最后,诗人以感慨的语气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