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游此亭,岂羡高阳里。
形神既生生,吉祥斯止止。
我无古人愁,古人无我喜。
颇恨桑苎翁,不来尝此水。
我游此亭心自闲,
高阳之地何所羡。
形神共融生不息,
吉祥永驻此中间。
译文:
我来游览这座亭子,心中自然感到轻松自在。高阳之地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只要我的精神和形体能够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吉祥就永远存在于此地。
赏析:
晁说之以“我游此亭心自闲”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游览亭子的心境,即心无他物,只享受眼前景色带来的宁静与愉悦。这种心境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的超然与淡泊。
“高阳之地何所羡。”这里用“高阳”一词,既指代古代传说中的地方,也暗指那些权贵之地。作者提出疑问,是否因为身处于高阳之地就应感到羡慕,这既是对外界诱惑的一种否定,也是对自己追求简单生活态度的一种坚持。
“形神共融生不息,吉祥永驻此中间。”这是诗的核心部分,通过“形神共融生不息”表达了一种哲学理念,认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而“吉祥永驻此中间”则寓意着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能够享受到长久的幸福和好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