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蜀武侯,泣下荡阴里。
何如无事人,一亭欣所止。
悠然太山岑,相对真可喜。
不须樽中物,且酌岩下水。
【解析】
这是两首五言诗,第一首是咏叹诸葛亮的。诸葛亮在临终前,托孤后主刘禅时,曾对刘禅说:“我死以后,你一定要将国家大事交给贤臣。”后来,刘禅果真听信宦官黄皓的话,疏远了诸葛亮所推荐的大臣蒋琬、费祎等。结果,国事日益败坏,蜀汉政权灭亡。诗人以此感慨世事沧桑,人生如梦,劝人们不要为名利所累,要超脱物欲,保持清白之心。第二首诗,“资道岩”即今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的资水之源。“资道”,地名。资水发源于此,流经资阳市。“岩岩亭”,指资水中的一座山名。《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末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与司马懿战于渭南,被司马懿大败。诸葛亮回到成都,因积劳成疾而病死。临终时,他嘱咐后事,并请蒋琬、董允等人辅政。当时,宦官黄皓专权,排挤异己,导致朝政昏暗,民不聊生。诸葛亮死后,其子诸葛瞻上书请求父亲生前好友李特来蜀辅佐,以图中兴。然而,当李特来到成都后,诸葛亮的女婿黄皓却诬陷李特谋反,将其杀死。诸葛家从此衰败。诗人借诸葛祠中的孔明像,抒发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答案】
昔年蜀武侯,泣下荡阴里。
不如无事人,一亭欣所止。
悠然太山岑,相对真可喜。
且酌岩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