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腋患难御,垣墙倾莫制。
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
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
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
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
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
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
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
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
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肘腋患难御,垣墙倾莫制。
- 注解:“肘腋”指身边亲近的人或事,“垣墙”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句话表达了对身边人或事物的依赖和担忧,担心他们无法抵御困难。
- 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
- 注解:“兹者”指最近发生的事情,“战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破秦”是指击败秦国,“必在魏”表示魏国是击败秦国的关键。这句话反映了对魏国在战国时期战略地位的认识。
- 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
- 注解:“初疑”指起初不相信,“谩”在这里有误传、不实之意,“身到识真是”表示亲自经历后才发现所言非虚。这句话表达了对他人言论的信任和经过验证后的确认。
- 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
- 注解:“河山”指黄河和山脉,“设险”表示设置防御工事,“信食以自治”意味着依靠自己的实力来维持国家的安全。这句话强调了国家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 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
- 注解:“百虎狼”形容秦国的强大,“得进不得退”表示秦国一旦进入某个国家就会不会轻易撤退。这句话描绘了秦国的侵略性和决心。
- 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
- 注解:“襄王”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国王,“昧远图”表示看不清长远目标,“苏秦”是指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苏秦,“嗜近利”表示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这句话批评了统治者的短视行为。
- 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
- 注解:“惜哉”表示可惜,“计画疏”表示计划不周密,“为此山河愧”表示因为计划不周而感到羞愧。这句话表达了对计划失误的自责。
- 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
- 注解:“我怀”表示内心的想法或情感,“刘子”可能指的是刘向(刘歆之父),“长论议”表示经常讨论和评论。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刘向的敬仰和对他的议论方式的喜爱。
- 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
- 注解:“方为”表示正在编写或者正在进行,“十二史”可能指的是《史记》十二本纪,“吾言不可废”表示自己的观点和言论不应该被忽视。这句话强调了自己观点的重要性。
- 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 注解:“眺听”指观望倾听,“梦魂先朔吹”表示梦境中常常思念你,仿佛能感受到北风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言语的价值的认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