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枕前叹,张飞帐下怨。
古人有馀泪,今日不堪言。
犬豕方逃格,玙璠忽自焚。
共嗟当宁恨,宁复问乾坤。

【诗词原文】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

马援枕前叹,张飞帐下怨。

古人有馀泪,今日不堪言。

犬豕方逃格,玙璠忽自焚。

共嗟当宁恨,宁复问乾坤。

【注释】

①马援:西汉人,东汉时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子龙。初从隗嚣起兵反汉,后归刘秀。建武八年(32),以功封侯。建武十二年,随征公孙述,死于征伐途中。

②张飞:蜀汉名将,字益德,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勇猛善战,号称“万人敌”。在长坂坡之战中,他单骑救主,吓退曹军,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

③古人: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班固。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④宁:难道;何。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曾任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的曾公的挽词,表达了作者对曾公逝世的哀悼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曾公的一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风貌。

首句”马援枕前叹,张飞帐下怨”,运用典故,表达对曾公的敬仰与怀念。马援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在战争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马革裹尸还”的英雄。张飞则是蜀汉的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曾在长坂坡一战中单骑救主,吓退曹军。这两句通过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曾公生前英勇善战、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曾公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以及他所面对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第二句”古人有馀泪,今日不堪言”,进一步表达对曾公的怀念与哀思。古人之所以有泪水,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和传奇般的经历。然而,如今已无法再谈论过去的事情,只能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这两句通过对古人与今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曾公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伤。

第三句”犬豕方逃格,玙璠忽自焚”,运用比喻手法,形容曾公的高尚品格与不幸遭遇。这句诗中的“犬豕方逃格”是指曾公生前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和挫折,如同被追赶的犬豕般狼狈不堪。而“玙璠忽自焚”则是指曾公在临死前仍保持高尚品格,如同宝玉般珍贵而不可摧毁。这两句通过对比喻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曾公高尚品格的赞美与怀念。

最后一句”共嗟当宁恨,宁复问乾坤”,抒发了诗人对曾公的悼念之情以及对其遗志的追念与感慨。这里的“当宁”指的是曾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历史背景,而“乾坤”则是指天地之间广阔无垠的空间。这两句通过对时代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曾公遗志的追念与感慨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与理解。

这首挽词通过描绘曾公的生平事迹与高尚品格,表达了对曾公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李商隐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而有力,令人感动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