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重出处,儿女多依违。
孰知退有义,一辞若发机。
刑部今其人,识远渺造微。
时方事疾走,而我心独非。
老色未上面,健笔駃于飞。
宛然傲霜菊,灿灿黄金辉。
勉留鹓鹭行,夫岂少轻肥。
一麾即得请,众目骇见稀。
了不露纤芥,舒卷流清■。
凉风称归棹,灏气浥征衣。
婆娑慰丘园,咳唾落珠玑。
因风来锦囊,犹足慰依依。
【注释】
君子重出处:指有才能的人,在出仕和隐退的抉择上十分重视。
儿女多依违:儿女们大多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孰知退有义:谁能知道我这次辞官是合乎道理的呢?
刑部今其人:现在刑部里有一位这样的人。
识远渺造微:见识深远,能洞察事物的微妙之处。
时方事疾走:当时正忙着急行军。
老色未上面:脸上的皱纹还没有显现出来。
健笔駃于飞:用健劲的笔力挥写着飘逸的文字。
宛然傲霜菊:好像傲然挺立的秋菊。
灿灿黄金辉:犹如灿烂的黄金光辉一样。
勉留鹓鹭行:勉强留住像鸾鹄(一种鸟)和鹭鸶那样的行列。
夫岂少轻肥:我难道是贪恋权位而变得轻薄肥胖了吗?
一麾即得请:一旦被委任,就可以领到俸禄了。
众目骇见稀:众人的目光中流露出惊奇和赞叹。
了不露纤芥:没有丝毫隐藏或保留。
舒卷流清■:意谓文章流畅舒展,如水流般自然。
凉风称归棹:秋风正好适合回家的船只。
灏气浥征衣:浩瀚的气流使人的衣服沾满了水珠。
婆娑慰丘园:婆娑起舞来安慰着家乡的山川田园。
咳唾落珠玑:形容文思敏捷,才情横溢。
因风来锦囊:乘着秋风送来了锦囊书。
锦囊书:装有文稿的锦袋。古人常以书信往来表达心迹。
【赏析】
此为送别词,作者与朋友许郎中将要离别,临别之时,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一句:“君子重出处”,这是全词的首句,表明诗人要辞官而去,所以用“君子”一词,表示他是一位有道德修养、有崇高理想和抱负的士人。第二句:“儿女多依违”,说明诗人辞官的原因。他看到官场黑暗,小人当道,于是决心离开,让儿女们也能脱离险恶的环境。第三句:“孰知退有义”,意思是说谁又能了解我的辞官是有正当理由的呢?第四句:“一辞若发机”,意味着辞官就像打开了一个开关,可以控制一切。第五句:“刑部今其人”,现在刑部里有一位这样的人物,诗人在这里指的是他的同乡、刑部尚书陈子昂。第六句:“识远渺造微”,意思是说此人的见识远大,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微妙之处。第七句:“时方事疾走”,当时朝廷正在紧急行军打仗。第八句:“而我心独非”,但是我的心却并不因此而动摇。第九句:“老色未上面”,脸上还没有出现岁月的痕迹。第十句:“健笔駃于飞”,用健劲的笔力挥写着飘逸的文字。第十一句:“宛然傲霜菊”,好像傲然挺立的秋菊一样。第十二句:“灿灿黄金辉”,犹如灿烂的黄金光辉一样。第十三句:“勉留鹓鹭行”,尽管我劝勉友人留下作官,但友人还是毅然离去,去追求他的理想。第十四句:“夫岂少轻肥”,我哪里会因为贪图权势而变得轻浮肥胖呢?第十五句:“一麾即得请”,一旦被委任,就可以领到俸禄了。第十六句:“众目骇见稀”,众人的目光中流露出惊奇和赞叹。第十七句:“了不露纤芥”,丝毫也没有隐藏或保留。第十八句:“舒卷流清■”,意思是说文章流畅舒展,如水流般自然。第十九句:“凉风称归棹”,秋风正好适合回家的船只。第二十句:“灏气浥征衣”,浩瀚的气流使人的衣服沾满了水珠。第二十一句:“婆娑慰丘园”,婆娑起舞起来以慰藉家乡的山川田园。第二十二句:“咳唾落珠玑”,形容文思敏捷,才情横溢。第二十三句:“因风来锦囊”,乘着秋风送来了锦囊书。第二十四句:“锦囊书”,装有文稿的锦袋,古人常以书信往来表达心迹。
这首诗是送别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他辞官而去的决心和感慨。作者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豪迈情怀和高尚情操,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