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今几许:现在有多少?
我欲问流莺(流莺:即黄莺,古代常用它来代指春天):我要向黄莺询问这好春光究竟有多长。
花影扫不去:花影被风吹拂得无法除去。
草根锄又生:草根又重新长了出来。
心空诸妄息:心中没有杂念和烦恼。
身老万缘轻:身心已经衰老,一切世俗欲望都变得不再重要。
正是春风好:正是这美好的春光最好的时候。
幽兰不肯争:美丽的兰花也不与人争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春天为题材,通过写春光之短暂、草木之再生、人世之情事等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语言浅显,却寓意深远,耐人咀嚼。此诗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最后一句是总结全诗。
第一联“韶光今几许”写景,描写春天的美好,“今几许”,即现在有多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二联“花影扫不去”,写草木的生长,“扫不去”,表示草木生长迅速。这里的“草”与“花”都是指草木,但在这里更突出了草木的生长。
第三联“草根锄又生”,进一步描绘了草木的生长,“锄又生”,表示草根生长迅速,这里用到了比喻手法,将草木的生长比作人的生命力,既形象生动,又富含哲理。
第四联“心空诸妄息”,写诗人的心境变化,“心空”表示诗人的心境已经变得空灵无物,“诸妄息”表示所有的烦恼都已经消失。这一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慨。
第五联“身老万缘轻”,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心境变化,“身老”表示诗人的身体已经衰老,“万缘轻”表示所有世俗的欲望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正是春风好”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前五句的升华。这里的“春风好”既是指大自然的美好,也表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光、草木、人心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